正文 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實踐分析(1 / 2)

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實踐分析

論壇

作者:黃偉 徐潔

[摘 要] 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也拓展了農業的市場,使農村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農業生產中,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產量、增加收入。加強對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使其得到具體應用,是實現縣市農業增收、推動農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農業經濟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在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了加強培訓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縣市農業 實用技術培訓 實踐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98-01

引言

農業生產不能隻停留在傳統的方式上,要使其形成規模、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必須依托科技平台,加以拓展農業的水平,為縣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農業生產中,隻有掌握了實用技術,才能及時解決遇到的農業問題, 實現科學生產,獲得豐收。因此,加強對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增強農民的農業技術的運用能力,轉變他們的生產觀念,對縣市經濟的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體實施農業培訓中, 仍麵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農業培訓的實踐能力有待加強。

一、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

1.宣傳不足,對培訓關注少

對於縣市農業使用技術的培訓必須采用多種手段,加強宣傳,以獲得廣泛的關注度,為培訓工作的開展做足準備[1]。但是在縣市具體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上,由於不注重宣傳,實際受訓的人數較少,培訓的範圍也比較狹窄,農民普遍不知道實用技術對於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對培訓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了技術培訓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受訓人數過少、受訓範圍小也使得培訓對縣市整體農業的生產狀況沒有太大的改觀。

2.投入不足,技術推廣力度小

任何形式的培訓都需要資源的投入,包括師資力量、資金的保障等[2]。當前在縣市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上,由於多方麵原因造成其投入的嚴重不足,培訓人員不到位,投入的經費也非常有限,技術推廣需要的設備不夠充足,使得實用技術培訓難以持續開展。對培訓投入的有限性也使技術推廣力度過小,達不到培訓的效果。

3.方法不足,培訓效果不佳

由於受訓對象基本上為農民,其對理論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培訓注重方法的運用很有必要。但是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過於單一,雖然參與培訓的人員較多,但能夠真正掌握知識,且將其實際應用到農業活動中的寥寥無幾。而且培訓方法的不足也使得培訓效果不明顯,直觀化講解沒有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難以使農民理解技術的要點。

二、加強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實踐的應對措施

針對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中出現的問題,需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加強應對,以提高培訓的實踐性。具體措施有以下幾方麵:

1.強化宣傳,提高對培訓的重視

在縣市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上,政府等有關方麵應當足夠重視,在培訓前完善組織、做好準備工作,使用多種宣傳手段進行培訓宣傳,例如海報形式、挨家挨戶動員形式、電視廣告形式等[3]。則可以讓農業人員對技術培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及時轉變他們原有的農業觀念的作用,使他們認識到技術帶動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在宣傳到位的基礎上,結合以往的實用技術培訓經驗,合理安排培訓內容、設計培訓課程,根據培訓目的,有規劃、有步驟地開展培訓工作。宣傳工作越到位,人們對培訓的重視越充足,參加培訓的人數也就會越多,有了培訓人數的保障,再結合縣市的農業生產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幫助他們提高生產技術,到良好的培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