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充分發揮農廣校職能 加強新型農民素質教育(1 / 2)

充分發揮農廣校職能 加強新型農民素質教育

論壇

作者:張春梅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97-01

隨著經濟發展全球化速度的加快,農業麵臨向信息農業、高效農業、設施農業和有機農業的轉變。廣大農民能否抓住機遇,把農業生產和經營迅速融進國際大市場,這關鍵在於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尤其是對我市而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必然直接影響著我市農業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因而,提高廣大勞動者,尤其是新型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已是迫在眉睫的大問題。對此,從事農民教育的農廣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為農廣校的發展壯大,開辟了廣闊的前景。筆者認為,農廣校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麵加強對農民的教育:

一、開放、創新、競爭意識教育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中國有著占全國人口總數3/4強的農民,他們思想的解放程度,觀念的更新程度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前進的步伐。廣大農民隻有及時轉變觀念,積極投入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中,掌握一些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經濟效益高的新品種新項目的生產管理技術,才能增強市場競爭力。從目前我市現狀來看,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部分農民思想保守,對一些新經驗、新技術不敢去嚐試,害怕失敗,因而製約了經濟的發展速度。針對農民的這種思想狀況,我們首先應加大對農民進行“開放、創新、競爭”意識的教育力度,充分發揮農廣校學員遍布全市農村的優勢,大力宣傳經濟發達地區思想解放帶來的經濟大發展的先進經驗,使他們率先成為解放思想的典範,從而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轉變思想觀念,積極謀求實踐致富之路。為此,我們應積極教育引導農民提高對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其樹立立足本地擴大外向型經營的意識,充分發揮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生產適銷對路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學會從洋人腰包裏掏錢。唐山遷安弘業地毯有限公司在這方麵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頭,真正做到了“從洋人腰包裏掏錢”。農業生產更應如此。

二、高效優質品牌意識教育

農產品的質量如何,是國際競爭中的關鍵所在,我國農業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不僅是數量的競爭,更重要的是質量的競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講究營養型、健康型的農產品,尤其是加入WTO後,雖然打破了“關稅壁壘”,但“綠色壁壘”又成為發達國家實施貿易保護、阻礙發展中國家農產品進入的合法手段。因此,農民必須注重在選擇優良品種、精耕細作、綠色環保等方麵下工夫,農產品才能有望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在此基礎上,還必須教育農民樹立創品牌意識。在這方麵,秦皇島市盧龍縣紅星科研中心立足於本地資源優勢,在“變”字上下功夫,把甘薯生產加工成薯脯和薯香酥等一係列產品,用優質的產品和精美的包裝,創出名牌,占領市場,在外地很是暢銷。他們就是在“巧”字上取得了成功。應該說現在我市已越來越認識和重視到了品牌與經濟效益的關係。近一段時期以來,我市經濟在這方麵已呈現了許多可喜的亮點。如遷安市“金鑫”牌甘薯澱粉、“民雁”牌大棚油桃、“佳賓”牌八月脆桃和“阜安”牌無公害蔬菜商標。為順應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的“名牌”戰略,農廣校應充分發揮作為全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對農民的“品牌”意識教育,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牌求發展,增強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