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縣市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實踐分析(2 / 2)

2.豐富培訓手段,增強培訓效果

培訓手段的恰當應用是產生良好培訓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訓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采取多樣化的手段提高培訓的直觀性、形象性,使講解深入淺出,讓人一聽就懂。在此期間,可以搭建谘詢平台,對提出來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畫麵、文字等使培訓更加直觀化,增強實用技術的推廣效果。此外,培訓可以與現場操作相結合,培訓員在講解技術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利用相關資源設備進行示範,讓文化程度較低的人員也能在培訓中掌握實用技術的操作方法。在組織培訓班等集體形式推廣技術的基礎上,可以采用一對一的幫帶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對碰到的困難與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使其弄清具體的作應用。

3.培訓與實際應用並舉,提高參與度

培訓不能隻是紙上談兵,還應當根據受訓人員具體的農業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以提高農民在培訓中的參與度。要把培訓與服務結合起來,通過講解等環節,然後根據農民的實際農業活動,到實際環境中進行技術的推廣,配合具體農業的生產。如某縣市的農業以生產水稻為主,則在水稻現場,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實用技術應用的引導,可以在其中劃出一小部分的試驗區,采用培訓中介紹的對應技術進行實施應用。這個過程既使受訓者能夠清楚技術的具體操作,也能通過對比將農業實用技術的優勢突顯出來,使人們願意在農業生產中主動采用新技術,從而達到培訓的預期效果、推廣技術的目的,推動縣市農業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農業的生產水平,加強其對經濟發展的支持,應當在農業生產中進行新技術的應用。加強對縣市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使更多農業人員掌握新技術,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增強培訓效果,加快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當在培訓過程中加大宣傳與投入,采取多種培訓方法增強效果,與此同時,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培訓方式,轉變思維,大膽創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培訓效果,實現縣市農業生產的增收。

參考文獻

[1]楊麗麗,楊曉琴.西部貧困農村地區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的思考——以古浪縣鄉鎮網絡信息站為例[J].中國農業教育,2012,15(01):12-13.

[2]劉厚波,孫向東,劉培鬆,等.讓農民靠科技致富——煙台市福山區開展大規模農業實用技術培訓[J].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12,23(03):26-27.

[3]牛煥瓊,陳春華,王靜嫻,等.雲南省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28(0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