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晉中市新型職業農民“精準培訓”工程
論壇
作者:邢鵬峰 張晉餘
[摘 要] 晉中市在農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針對製約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民,實施“精準培訓”工程,首先明確了工程目標、確立了指導思想、製定了培訓計劃:其次篩選培訓機構、師資與教材,有針對性地對精選的培訓對象開展創新形式的“精準培訓”:同時製定了嚴格的培訓管理與強化的保障措施。
晉中市目前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大量先進技術、設施裝備經營理念引入農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各個領域。但由於農業勞動者質量結構存在問題,導致農業專業化分工難以深入推進,先進農業設施裝備難以推廣、現代農業科技成果難以轉化,乃至影響到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係的構建,製約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瓶頸。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從環境、製度、政策等層麵上引導和扶持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有利於促進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快速形成,有利於構建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現代經營體係,有利於吸引和留下一批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作用發揮明顯的農業後繼者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新型 職業農民 培育 精準培訓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95-01
一、確立指導思想
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導向、服務產業、示範引領、注重實效、以人為本、自主自願”原則,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心提高農民素質和技能為核心,注重“在企業中培育、在產業鏈中成長、在體係中成熟”的路徑,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建立與新型經營體係相配套的核心主體,促進農業專業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經營,打造山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體推進市。
二、製定培訓計劃
從2014年起,全市每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萬人,每年認定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帶頭人3000名,力爭到2020年全市職業農民數量占農業從業人員的30%以上,職業農民創造的農業生產總值達到全市農業生產總值的60%以上,職業農民真正成為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繁榮穩定的重要力量。
三、精選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以農業為主要職業,全年多數時間從事農業生產,並以農業收入為主要來源,具有一定從業技能與發展能力的,年齡在18——60歲農民,並自願參加培訓。其中:
1.生產經營型。是以農業為職業、占有一定的資源、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勞動力,主要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年收入不低於10萬元,主要來源於該項工作。
2.專業技能型。指在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作業,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農業工人、農業雇員等,年收入3萬元以上,且明顯高於當地農民平均水平。
3.社會服務型。指在社會化服務組織中或個體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年收入高於當地農民水平3倍以上,人均收入3萬元以上。
四、針對性地培訓
1.專業技能提升培訓。以生產經營型和專業技能型事業農民為培訓對象,按產業開展分類精準化培訓。培訓內容以種養生產技術、新品種推廣應用、優質高產關鍵技術、病蟲害防治、科學施肥、自然災害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有關政策等相關知識為主。根據晉中市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特點,主要分玉米、小麥、設施蔬菜、幹鮮果、雜糧、馬鈴薯、食用菌、中藥材、豬、雞、牛、羊等12類產業進行培訓。
2.農業經營管理培訓。以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為培訓對象,按照服務類型分類培訓。培訓內容以農業生產及管理、農產品市場營銷與物流、農產品貯藏加工技術、農機操作及維修技術、沼氣建設及維護技術、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等相關知識為主。根據農村社會發展現狀,主要分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農資經營、農村信息管理、農村傳統手工業、農村旅遊、農業創業、農村土地糾紛調解、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等16類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