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前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 / 2)

當前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論壇

作者:羅敏

[摘 要] 近年來,黨和政府比較重視新農村建設,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在農民培訓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越來越引起黨和政府的關注。本文主要針對農民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找到農民培訓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 農民培訓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294-01

建設新農村,中堅力量就是農民,近年來,黨和政府比較重視對農民的培訓問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飛躍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需要的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因此這也對農村的勞動力素質和農民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因為各種現實因素的製約,在對農民進行培訓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尋找到解決當前農民培訓的問題的辦法,提高勞動力素質。

一、當前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1.農民接受培訓的主動性不強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培訓工作,江蘇省政府也把農民的教育培訓列為“十一五”期間新的5件實事之一。在一些落後的地區,存在著留守現象,一些老人兒童留守在家,年輕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兒童接受培訓的主動性不強。能夠參與到培訓的人員隻是少部分,或者是因為瑣事而缺席培訓,課程培訓不能夠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一些人也是為了應付參與到培訓的隊伍中來,卻沒有學到實質性的知識,新技術並沒有滲透到實踐中去。

2.農民受教育程度低

與城鎮人口相比,農村受教育程度相對偏低。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民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其中小學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數占七成,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數不超過二成,而市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是11年,可以發現農民受教育程度相對低,而教育難度加大,需要的培訓周期相應的也會延長;在教育培訓過程中,新技術的理論知識難以推廣,教育雙方都會遇到困難,教育難度加大,教育效果也不明顯。

3.農民培訓的投入不足

一方麵,資金投入的不足;經濟落後的地區,經濟產值低,這也直接限製了地方各級政府對教育培訓下撥的經費,資金不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各方麵的問題,如培訓資金不足、資源有限、硬件設施老化等等,培訓組織難以支撐下去,培訓就會停滯,不能創造出一片新天地。另一方麵,師資力量薄弱;農民培訓需要一定數量的,專業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但是從實際教育的師資力量來看,年富力強的教師在教育隊伍中所占比例較少,這也就意味著教師結構的不均衡,教師隊伍不穩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夠滿足培訓的需要。這兩方麵的投入不足,也是農民培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4.農民培訓需要的支持不夠,基層組織對農民培訓認識不深

農民培訓是一個培訓組織,沒有基層領導的直接支持與重視,培訓人員分散,難以組織,不能夠進行上課安排。實踐證明,村級組織加強了對培訓工作的重視,宣傳發動工作做得好,參加培訓的人員就會增多,甚至一些外出工作的人也會選擇回到家鄉參與培訓,培訓工作就可以順利進行。農民培訓也需要時間上的支持。他們的時間不似學生般充足自由,培訓時間會受到各方麵因素的製約,地方政府為了完成培訓目標和培訓任務,進行課程設置,就會導致農民在時間上的不充裕,無法按時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