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前農民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2 / 2)

二、解決農民培訓問題的對策

1.加大宣傳力度

前期加大宣傳力度對後期加強教育是有幫助的,農民培訓是一項對個人對社會都有貢獻的一項民生福利工程,也是一次學習機會,學以致用和致富,惠及民生。社會各層都要對此加大宣傳力度,可以從一個村帶領其他村,逐漸普及,樹立起信心。此外絕大部分人員對培訓工作沒有高度重視,對管理工作的指導和力度不足,甚至越來越鬆懈,對相關人員也沒有進行必要的關心與鼓勵,這也就導致了培訓工作的停滯,農民培訓不單單是培訓農民,也需要基層幹部的領導宣傳,領導起到帶頭作用,建立進村辦班,入戶指導的長效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工作的順利進行。

2.增加經濟投入

培訓農民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持。一是政策扶持。加大公共財政的投入,將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科目,加大財政專項投入;二是要製定資金補貼機製,對貧困家庭和接受培訓的農民進行津貼補給,完善加強惠農政策;其次,幫助農民拓寬收入的渠道。

3.製定明確目標和高效的培訓方法

換句話說,就是將農民按年齡層進行劃分,不同的年齡層要製定相應的培訓目標,比如三十到四十年齡層要培訓出多少人,主要負責是哪一方麵,四十到五十年齡層要培訓出多少人,主要負責哪一方麵,但是他們都要全麵學習,隻不過是術業有專攻,各方麵的學習有輕重緩急之分而已。並且要尋找到適合不同年齡層的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因勢利導,這樣才能高效完成培訓目標。

4.加強對農民的文化素質教育,建立農民培訓的考評體係

當前是要培訓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文化是基礎,加強教育也是培訓農民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切合實際,符合農民實際需求的教育是適合農民口味的,能夠滿足農民的需要,所以在對農民進行教育時也應考慮他們的需求,同時要注重培訓講師的素質,組建一支高素質隊伍對農民進行培訓,講師隊伍以高素質人才為核心,要求責任心強,實踐經驗豐富。而在相應的課程結束後,要對這一階段的學習進行考評測試,建立一個完整的學習考評體係,對農民個人進行評估,並將成績收入檔案,為地方政府後期培養提供依據。

5.完善新農民培訓機製

培訓農民涉及到各層培訓力量,要不斷完善各方機製,協調各方機製,基層組織也應對此加強管理。為了明確各個機製的指責,首先,培訓機構要與地方政府簽訂協議,地方政府指定的培訓目標和培訓課程培訓機構要按時完成,將地方特色融入培訓教學,培訓專業要有明確性,培訓課程要有針對性;其次,培訓機構裏會有一些應聘的講師,一方麵要對講師和相關人員發放組織費、講課費,調動起積極性,所以培訓機構也應與應聘的講師簽訂協議,將更細致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分配到個人或者群體,讓農民得到切實有保障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周波. 碭山縣農民培訓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2]張亮. 我國新型農民培訓模式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0.

[3]郝婷. 農民培訓長效機製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