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何做好水利施工管理工作的思考
林業水利
作者:秦廣操
一、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的原因
1、設計標準不高
(1)設計人員水平低,設計因素考慮不周,結構布局不合理,設計深度不合理,設計深度不夠,方案比較不充分,設計人員不熟悉規範,未執行強製性標準。(2)設計質量不高,圖紙粗糙,施工時隨意變更圖紙。(3)設計質量缺乏有效監督。(4)前期工作不充分,工程倉促上馬。
2、不按要求施工
(1)大量民工及農村施工隊伍湧人建築市場,施工人員業務素質差,技術水平、經驗不足。(2)工程多次轉分包,層層收管理費、資金流失,經濟利益驅使偷工減料,粗製濫造很難避免。(3)施工不按規範,質量控製手段落後,管理粗放,質量體係有健全,質量把關不嚴。
3、管理不規範
當前水利建築市場秩序及項目法人行為尚不規範。就項目法人方麵講:(1)質量意識薄弱,管理鬆懈,項目法人責任製不夠落實。(2)行政幹預,違反建設程序,任意壓縮合理工期,影響工程質量。(3)招投標工作不夠規範,違規操作,虛假招標或直接發包工程導致低資質、無資質設計、施工、監理隊伍參與工程建設。(4)資金不到位,資金運作有問題、壓價,要求承包方墊資,拖欠工程款,造成盲目壓縮質量成本和質量投入。
4、質量監督缺乏力度
(1)質監機構為事業或企業編製,收費標準低,財力、人力所限,工作難以深入到位。(2)法律、法規不健全、不完善,執法不力,質量監督處罰可操作性不強。(3)無檢測手段,質量評定缺乏權威性。(4)質量管理職能交叉,責任不明,質量問題難整改,質量監督機構作用難發揮。(5)質監員專業知識水平有限,監督起來力不從心。
5、監理市場不規範
(1)監理市場不規範監理單位存在“一條龍”、“同體監理”、“自行監理”現象,監理成“兼理”。(2)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人員無證上崗,工作責任心不強。(3)監理工作不到位,工作深度和廣度不夠,質量能力不強,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二、提高工程質量的幾點建議
1、提高設計標準
(1)要推行設計招標發偶然性工作,促使其提高設計資質和技術水平,將設計單位推向市場,靠競爭、信譽求發展。(2)要遵守《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條例》,依法進行勘察設計,嚴格貫徹實施《工程建設標準強製性條文》(水利工程部分)。(3)要推行設計監理工作,杜絕由於設計質量低劣發生的工程質量事故。(4)要建立、健全施工圖審查製度。實施工程設計質量第三方有效的約束和監督,防止不合格設計圖紙進入施工現場。(5)要嚴格建設審批製度,工程項目開工前必須有批準的初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