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汛期造林技術(2 / 2)

6、栽後管理。雨季高溫、高濕,容易滋生雜草、病蟲,造林後要及時除草、培土,防治病蟲害;若發現死苗、缺株要及時補植;每場雨後,要檢查幼樹,發現倒伏及時培土扶正。

二、撫育管理

(1)穴麵覆蓋:造林後,及時用枯樹枝、碎草、石塊等覆蓋穴麵,避免暴雨時雨滴擊濺表土,以減少蒸騰失水。對穴麵保墒和促進苗木生長均有明顯作用,應盡量采用。

(2)澆水整穴:造林後如無雨,尤其是裸根苗應盡可能地在栽後2-3天內澆一次水,以保幼樹成活:大雨過後,要及時查苗看穴。如苗木被衝壓,應及時扒出扶正;被大雨衝毀的樹盤及時修築好。

(3)鬆土除草:未進行穴麵覆蓋的植樹穴,大雨過後土壤易板結、幹裂和滋生雜草,要適時鬆土,以保墒和清除雜草。

三、雨季造林宏觀管理措施

1、全力抓好汛期造林工作。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資少、見效快,因此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廣泛宣傳發動,把雨季造林列入近期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緊緊把握提前整地、適時栽植、加強管護幾個關鍵環節,主動打好雨季荒山綠化攻堅戰。各地主要負責同誌和林業部門的負責同誌,要率先垂範,親自組織指揮,親自調度檢查,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迅速掀起高潮,合力推動雨季造林工作的深入紮實開展。

2、嚴把質量關,做好人工更新造林的設計

目前,設計工作比較普遍存在著小班區劃不合理、技術措施流於形式、可操作性差、密度控製隨意性大等問題。從改進設計,提高質量出發,建議加強以下工作:

(1)設計時嚴格執行設計規程。(2)設計密度要充分體現立地因子、林種和樹種三大主導因子。(3)分布要均勻,凡均勻度達不到60%的一律不得驗收和支付費用。(4)對調查設計造林地選擇要適當,要做到適地適樹,合理安排造林樹種。(5)因地製宜設計更新方式。在適宜的立地條件下,要優先考慮栽針保闊和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力爭降低)資金投入。

3、堅持合理的采伐,因地製宜確定采伐方式

采伐是更新的繼續,在采伐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伐區管理製度,合理確定采伐方式,保護好伐前的幼樹,采伐要為更新創造條件,同時要加大人工更新的比例,做到當年或次年更新不欠帳,使更新跟上采伐,縮小采伐與更新的差距,實現采育結合。

總之,汛期造林,提前細致整地是基礎,良種壯苗是根本,造林時機是關鍵,撫育管理是保障。這樣獲得好成效,保證成活率。

(作者單位吉林省東豐縣大陽林場、吉林省東豐縣林業工作總站、吉林省東豐縣林產品經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