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綠化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林業水利
作者:曾慶穎
隨著城市化的進展,近幾年來各地城鎮綠化的麵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是綠化的麵積迅速擴大。二是綠化的水平不斷提高。搞好城鎮綠化美化,改善城鎮投資環境,已成為有關政府部門為發展地方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的一個極為關注的熱點。然而由於多方麵的原因,在近幾年城鎮綠化的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點。這些問題主要為:一是道路綠化中大喬木,特別是落葉大喬木偏少;二是有限的綠化廣場和休閑廣場上花崗岩、大理石等硬質材料鋪裝過多;三是居住區綠化麵積不達標;四是園林雕塑品粗製濫造,題材、質量、姿態和擺放位置等都需推敲;五是盲目強調大樹移進城,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原產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等。
如何搞好今後的城市集鎮綠化和美化?關鍵是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城鎮綠化原則。
一、街道綠化是城市集鎮綠化的骨架和重要組成部分,應結合城市、集鎮的特點,以種植生態功能較強的大喬木為主
據專家預測,2020年我國的城市綠化水平將超過50%,城市作為高密度的人類聚居地,人類生產與生態環境的矛盾將日益加劇和突出。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土地資源十分寶貴,城市用於綠化的土地麵積畢竟有限,我們如何在有限的綠化土地麵積內,實現最大的綠量,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呢?這就要求我們在城市集鎮的綠化中,要多種植生態功能強的大喬木,充分利用空間,最大限度地擴大綠量,達到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因為在土地單位麵積內的大喬木的綠量及其發揮的生態效益是同等麵積的草坪的幾十倍乃至幾百倍。因此,街道綠化宜選擇適應性廣、觀賞性強、生長健壯、樹冠整齊、分枝點高、遮陰效果好的大喬木作為行道樹,以滿足防風,防塵、遮陰、淨化空氣、降低噪音、保證交通安全等需要。在以大喬木為主的前提下,再輔之以花草、花灌木,實行喬灌草相結合,做到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多層次,多線條,多色彩,使整個街道綠化更加體現出人性化的特色。
二、城市綠地、休閑廣場是城市綠化的精品和高點,應以種植有生命的植物為主
在現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能拿出成片大麵積的土地甚至不惜出重金新建城市綠地和市民休閑廣場是很難得的,也是很有限的。這些寶貴而有限的城市綠地、休閑廣場的主要功能應是供市民工作之餘,假日休閑、娛樂、散步、健身的場所,而決不是一件徒有虛名的擺設和所謂的“形象工程”。因此,這些綠地、休閑廣場的綠化,應盡量減少花崗岩、大理石的硬質鋪裝,最大限度地多種植各種花、灌木和富有特色的各種大喬木,配置適當麵積的草坪,以它們所特有的色、香、姿、韻和多姿多彩的布置形式來給市民和遊人提供一個優美、舒適、雅致,安靜、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和休閑健身的場所,從而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