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林地植樹造林措施與方法(1 / 2)

論林地植樹造林措施與方法

林業水利

作者:孫惠文

森林資源是決定林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森林資源的發展對我國的生態環境及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區的整地、造林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環境條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過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清除灌木、雜草和采伐剩餘物。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層的溫度要比有植被覆蓋時上升得快,整地後改變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溫度狀況發生變化。

1、造林地的清理與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墾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雜草、竹類以及采伐跡地上的枝丫、梢頭、站稈、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為全麵清理、帶狀清理和塊狀清理3種方式。

整地方式分為全麵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為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全麵整地是翻墾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於平坦地區。局部整地是整理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帶狀整地是呈長條狀翻墾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帶狀整地方法有:水平帶狀、水平階、水平溝、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溝、帶狀、高壟等。

塊狀整地是呈塊狀的翻墾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應用的塊狀整地方法有:穴狀、塊狀、魚鱗坑;平原應用的方法有:坑狀、塊狀、高台等。

2 人工播種方法

撒播:均勻地撒播種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種後不覆土,種子在裸露條件下發芽。工效高,成本低。作業粗放,種子易被植物截留、風吹或水流衝走、鳥獸吃掉,發芽的幼苗根係很難穿透地被層。

適用條件:勞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區,皆伐跡地、火燒跡地,急需綠化的地方,中小粒樹種。

條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種,可播種成單行或雙行,連續或間斷。

播後要覆土鎮壓。可進行機械化作業。種子消耗量比較大。

適用條件:跡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為灌木樹種和個別喬木樹種。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種的方法。

根據樹種的種粒大小,每穴均勻地播入數粒到數十粒種子。播後覆土鎮壓。操作簡單、靈活、用工量少。

適用條件:適用各種立地條件。大、中、小粒徑的種子都適用。

塊播:在大塊狀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種大量種子的方法。塊狀麵積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組。施工比較複雜。

3 植樹造林常用方法

3.1 播種造林法

又稱直播造林,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於在大麵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後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於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如橡櫟類、核桃等大粒種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於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