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鎮綠化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2 / 2)

三、居住區的綠化是城市綠化中與市民關係最密切\最直接的部分,應更加具有人性化

居住區的綠化,首先應在進行居住區的建造設計時,就按規定要求留足綠化麵積,綠地率不應低於30%,這是建好居住小區綠化的前提。其次,在居住區綠化設計原則和風格上,要使居住區綠地內部協調統一,並盡可能與城市綠化規劃協調統一,因地製宜,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點線麵相結合。在植物的選擇與配置上,堅持以綠為主,常綠樹與闊葉樹相結合,喬灌草相結合,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做到因地製宜,適地適樹,使居住區綠化四季有綠,四季有花,四季都有良好景觀效果,使居住區綠化在淨化空氣、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環境方麵發揮重要作用,從而給居民提供一個最佳的生活、生存環境,為居民創造一個舒暢的人性化空間。

四、雕塑、小品是城市綠化中的必要點綴,但應以少而精為主

不同的城市有其不同的人文曆史和特點。在城市綠化中,如果能合理地設置一些能充分代表和體現該城市的人文曆史、城市特點、城市精神的雕塑和小品,對提高該城市園林綠化的品位,加深遊人對該城市的印象,增強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發揮很大的號召力。

五、城市和集鎮綠化應提倡栽植大規格的苗木

城市和集鎮綠化多種植大規格的苗木,對加快城市、集鎮的綠化步伐,提高城市、集鎮的綠化效果,確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科學的。但如果盲目強調大樹移進城,追求一步成形、一步成景、一步到位的做法,卻是得不償失的,也是違背樹木生長規律的。因為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根係會受到極大的破壞,經過長途運輸又會造成水分缺失,進城後脫離了原來的生存環境,土壤和小氣候都不相適宜。管理的要求也很高,成本很大,但往往成活率較差,即使成活後,五年內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不易複原,不能充分發揮其大樹應有生態效應。而且造價很高。其次,將大樹移進城,破壞了其原產地的生態環境,從總體上來講,不但沒有增加該區域的綠量,反而降低和減少了綠量。因此,對大樹移進城的做法,我們應從以人為本、因地製宜的原則出發,不能盲目地追求和提倡。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紅星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