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造林的方法有:塊狀播種、穴播、縫插、條播和撒播等。播種前的種子處理包括消毒、浸種和催芽等措施,對保證春播,早出芽,增強幼苗抗旱能力,減少鳥獸等危害極為重要。
3.2 植苗造林法
又稱栽植造林、植樹造林,是用根係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麼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係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製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應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種苗(又稱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時在采伐跡地上進行人工更新時,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來,有些地區發展營養器苗造林,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後,苗木能否成活,關鍵是苗木本身能否維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過程中,從苗圃起苗、選苗、分級、包裝到運輸、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過程都要保護苗木不致失水過多。最好是隨起苗隨栽植,盡量縮短時間,各環節要保持苗根濕潤。
3.3 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幹、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製,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鬆樹、楊樹、柳樹、泡桐和竹類等。
3.4 其他方法
插條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進行,春季應在發芽前,土壤解凍後這一段時間內。而秋季則應在落葉後到土壤凍結前。選擇1.5-2.0cm粗,1-2年生的枝條,剪去側枝,剪成長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裏扡插,然後踏實。插深為使插條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較旱,應該用細土覆蓋;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壟作,可在較為幹旱的地區應用此法。
總之,植樹造林地的整理要有一個全麵的工作方案,包括科學編製植樹全過程的設計。精挑的優質的苗木要嚴格按照栽植工藝進行培植,造林專業隊伍要嚴格進行培訓。以造就科學的植樹造林隊伍。
(作者單位吉林省東豐縣大陽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