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村民劉海家裏正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全組農民吃水問題。上店村2組由於遠離村莊,多年來吃水困難,2010年上店村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新打深井1眼,鋪設管道500米,新建井房1座。徹底解決了該組65戶,260口人飲水困難問題。該項目總投資6.84萬元,其中:群眾自籌資金2.84萬元,爭取財政獎補4萬元。該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農民飲水難的問題,極大地改善了該組農民的生活條件。村民馬福高興地說:“一事一議解民憂,吃水莫忘打井人。”
貧瘠山地變沃壤
三道營子2組村民孫富滿懷喜悅地介紹起一事一議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我們組大多數是貧瘠的土地,以前年度基本是靠天吃飯。遇上好年頭兒,雨水多,就能多打點糧,遇上旱年頭兒,隻有眼睜睜看著莊稼旱死,白白搭上成本,莊稼絕收了,心裏著急呀。現在好了,”一事一議”打70米深井1眼,保灌麵積達300畝,地啥時旱啥時澆,旱澇保收,農作物有了好收成,還可以種植高效經濟作物,今年預計人均收入純增1,000多塊錢。老百姓心裏可樂了,”一事一議”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惠民工程’。”
村民告別路難行
村間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難一直是製約廣大農村發展的難題。林營子村第一年的一事一議項目就是整修村民組之間的道路,把村內土路建成水泥路,方便群眾的出行,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該村村民薑國富高興地說:一事一議是農民自己議定的項目,以前村內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變成了泥路,出門很是不方便,現在修成水泥路,雨天出行沒問題了!路修好後,既有利於生活也有利於生產。村裏買小汽車的人也多了起來,年輕人開上汽車,穿上時尚衣服,給村裏帶來了活力啊”。
出行方便路全通
樓子店村有座涵橋,由於常年失修,已嚴重毀壞,出行很不方便。2011年6月,由村委會、農民籌資籌勞、財政獎補共同出資5.2多萬元,通過招投標確定了項目施工單位。經過1個多月的緊張施工,1座長12米、寬5米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橋呈現在村民麵前。村民們親切地稱這座橋為“聯心橋”、“民心橋”,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修好這座橋後,62歲老人尹翠章逢人就誇:“黨的政策好啊,幫我們修好了橋,解決了生產生活上的一大難題”。
亮化工程照民心
“以前,晚上黑燈瞎火的,走在大街上,感覺不安全。現在有路燈照著,心裏踏實了,既照亮本村農民和來往行人,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更照亮了人心,溫暖了民心,幹群之間的關係融洽了,一事一議為群眾辦了一件實事。”十家村民侯俊彥激動地說。以前,晚上村內漆黑一片,為解決這一問題,該村2012年通過申請一事一議項目,很快在村街道安裝了47盞太陽能路燈,院內還實施了“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了村容村貌。現在,村民的生活習慣也改變了,不誤正業和懶散人員減少了,經常在路燈下,休閑娛樂和致富交流,農民洋溢著喜悅的心情、燦爛的笑容,呈現出一片和諧景象。
一事一議改變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農村生態和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觀,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數得到提升,受到廣大農民普遍讚歎。農民群眾高興地說: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民心工程”
四、農民心聲:一事一議之歌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從農民最關心最想做的事做起,實實在在地解決一些群眾盼望已久的實際問題,農民群眾真的很擁護很滿意。”一事一議”項目得到了廣大農民的大力支持,現在已深深地紮根在農民群眾的心中,他們用自己的一事一議之歌表達他們的心聲。
農村公益停滯前,一事一議來解難。
民主決策促和諧,群眾齊力謀發展。
建設項目占林田,農民甘心做奉獻。
陽光工程暖民心,財政四兩撥千斤。
崎嶇泥濘行不便,路如玉帶連家院。
幹旱人畜飲水難,清水歡歌進家園。
文體廣場路燈建,生活環境大改變。
調查反饋民滿意,新農建設尚努力。
總之,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是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的一項重大措施,是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途徑,帶來了農村公益事業的巨大變化。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功在當代,福澤萬民,群眾擁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財農改﹝2011﹞3號.《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管理暫行辦法》.﹝Z﹞北京:2011-12-21.
﹝2﹞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綜改辦內財農改〔2012〕443號. 《內蒙古自治區嘎查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Z﹞呼和浩特: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