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才、技術、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門缺乏懂農民專業合作社知識的專業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實踐經驗、合作理念和掌握市場信息的帶頭人,農民缺乏合作意識。二是合作社的產品為農業初級產品,標準化、規範化生產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難以深度開發農產品的附加值。三是由於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間的信息交流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較單一,影響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4 缺乏發展資金。農民專業合作社大部分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自我積累不足,資產規模小,絕大多數沒有抵押物,貸款困難,從而嚴重製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擴大再生產。
四、幾點建議
1 領導重視。統籌兼顧,總攬全局,促進地區產業的均衡有序發展。同時要重點突出培養產業特色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著力扶持新興領域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可觀的農民專業合作社。
2 加強指導和監督。按照“積極扶持、正確引導、規範管理、逐步完善”的總體思路,農民專業合作社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合作社規範性建設的指導和監督,以規範化建設為突破口,以全麵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目標,建管齊下,質量並重,積極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協助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製度,實行社務公開、財務公開。
3 建立農業信息平台。充分利用農業網絡和管理職能,牽線搭橋,使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聯合,與外地同產業合作社結成對子,壯大內部生產規模和實力,延伸外部產業鏈條,進一步增加產業內涵和產值,同時引進懂管理的技術人員定期授課,加強農產品科技成果的轉化。
4整合支農資金,擴大融資渠道。首先按照“用途不改,集中使用”的原則,要在每年用於農業、林業、畜牧等各項涉農專項資金中劃撥出一部分,專用於扶持典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生產經營。其次要建立健全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信用社信息溝通機製和長效管理機製,信用社要給予合作社信貸傾斜。
5.做好協調和督促指導。農業農經部門麵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新任務,協助農民專業合作社自上而下建立一套具可操作性管理機製,以便更好地為合作社提供產業定位、經營策略、管理技術等方麵的具體指導。同時要理順農經部門體製,將事業性質單位調整為行政單位,確保有效指導和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
6 政策扶持必須落實到實處。政策扶持是推動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各級政府要認真將國家、省、市和部門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真正將各職能部門的服務功能發揮好,使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全麵實現小康社會的主力軍。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海林市經管總站、海林市海林鎮政府經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