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參與的途徑和方法研究(2 / 3)

文化程度越高,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決策百分比越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參加村級規劃製定、給村裏經常提建議的百分比最高,都是100%,高中文化程度的農民參加村幹部選舉,去村裏開會的百分比最高,分別是96%,92%。文化程度的越高,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的參與程度越高,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民參與項目建設、參與公共設施維護、經常打掃庭院的百分比都是100%。隨著文化程度提高,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管理的百分比越來越高,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參加項目管理的百分比都達到80%,而沒有讀書的僅有50%。隨著文化程度提高,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監督的百分比越來越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參加項目監督的百分比都達到80%,關注村集體資產、村級財務,認為村集體資產、村級財務是公開的都達到100%。反之,而沒有讀書的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監督的僅有50%,關注村集體財產和認為是公開的比例分別是87.5%、50%,關注村集體財務並認為公開的比例是62.5%。

4.不同收入的農民新農村建設參與情況

隨著農民家庭年總收入的增加,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決策參與百分比越來越高,家庭年總收入50000元以上的農民參與規劃製定的有94%,參加過選舉村幹部的、去村裏開會都達到100%,經常給村裏提意見的百分比也有55.6%。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實施參與百分比越來越高,家庭年總收入50000元以上的農民參與項目建設、經常打掃庭院衛生的有94.4%,參加公共設施維護的達到100%。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參與管理的百分比越來越高,家庭年總收入50000元以上的農民參與項目管理有88.9%,而20000元以下的僅有63.2%。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監督管理的百分比越來越高。其中家庭年總收入50000元以上的農民參與項目監督有88.9%,而20000元以下的僅有63.2%。家庭年總收入20000元以下的農民仍有15.1%不知村級財產是否公開,19.7%的不知道村級財務是否公開。

三、提高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參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分析

1.提高農民的主體意識

本研究對貧困地區農民參與意識和農民參與的相關分析,發現農民的主體意識與農民參與之間存在顯著相關的關係,因此,隻有增強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主體感和責任感,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激發農民建設家鄉的熱情,從而提高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參與。

2.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現代農民

農民的文化程度對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決策參與、實施參與、管理參與、監督參與的影響比較大,文化程度越高,參與百分比就越高。而參與式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幫助參與主體自我教育、自我培訓,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地衡量評價自己的情況,並把自己組織成一個有影響有力量的自我組織,從而對社區的發展變化起到創造的作用。從實際情況來看,貧困地區農民的整體素質與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還具有很大差距,如文化程度大多是小學或初中,農民素質已經成為製約其有效參與農村發展的一大障礙。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來看,本身就包含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培養新型農民的內容。可以說,提高農民素質不僅是新農村建設所包含的應有內容,也是實現農民有效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必要途徑。

3.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