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發展林下經濟的對策(2 / 2)

(二)創新模式,著力夯實發展根基。堅持“政府投資建設施,業主租用搞發展,農民人股增效益”的產業發展機製,著力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公司(大戶)+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要采取政策啟動、科技推動、示範帶動、利益驅動的激勵機製,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發展龍頭,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林下經濟發展。

(三)轉變職能,優化服務。一要搞好技術服務,優化發展軟環境。整合技術服務資源,由縣林業和科技部門牽頭,堅持科技特派員製度,成立林下經濟技術服務隊,深入實地開展技術服務。二要搞好資金服務,優化發展硬環境。各鄉鎮財政每年應安排林下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用於補貼農戶和林地基礎設施建設。縣林業及相關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促進林下經濟快速發展。縣銀行部門要創新信貸擔保形式,推行林權抵押擔保貸款,加大對林下經濟發展的信貸支持。三要搞好市場服務,優化發展市場環境。按照群眾自願、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原則,成立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組織或協會,發展經紀人隊伍,加強市場研究,建立預警機製,規.避市場風險,提高林下經濟產業化組織程度,使林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四)加強領導,不斷完善責任機製。林下經濟是全縣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大做強林下經濟這塊“蛋糕”關鍵在領導。一要成立林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有林地資源的鄉鎮進行規劃、管理和指導、協調與服務。有林地資源的鄉鎮要成立相應機構,製定發展規劃、工作措施和獎懲辦法。二要建立目標考核責任製和激勵機製,將林下經濟發展目標分解到對應鄉鎮和村,層層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嚴格考核,實行目標管理,納人各級黨政的年終考核。三要實行職能部門包掛督導責任製,縣林業、農業、畜牧、科技等涉農部門對縣內有林地資源的鄉鎮實行掛包督導,幫助建立示範基地,培育和扶持種養大戶,組建協會、合作社等中介組織,不斷提高林下經濟組織化程度。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泰來縣和平鎮農村經濟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