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大對農機化發展的支持,合理布局。各級政府要投放主要精力,抓住現代農機合作社三年發展規劃的契機,組建不同形式的現代農機合作社,要統籌考慮,合理布局。大豆主產區,以配備深鬆整地和收獲機械為主;雜糧主產區,以配備深鬆整地機械為主,積極探索玉米收獲機械化;畜牧業地區,以配備探鬆整地和青貯收獲機械為主,大力推行青貯玉米機械化;水稻主產區,重點推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行資金扶持。要積極爭取上級部門資金投放力度,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向現代農機合作社傾斜,實行優先補貼、多購多補,有條件的地方進行累加補貼;農機深鬆整地補貼資金直接補貼給農機合作社;各級財政要配套一部分合作社場庫棚建設資金和業務部門必要的管理經費;在銀行信貸上給予優先扶持。加強政策扶持。協調落實對跨區作業的農機免收道路通行費,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免除登記及審檢費等政策。支持現代農機合作社承擔各種農業機械化發展和建設項目,將現代農機合作社作為實施各類農機財政專項和基本建設項目、科技研究推廣項目的重要主體。多渠道爭取現代農機合作社建設資金,強化合作社基礎設施條件建設,免費進行測土配方施肥。四是合力推進。結合新農村建設和現代示範區配套設施建設進行推進。農業開發、優質糧工程、良種補貼、優質麥生產、水利專項等項目集中向現代農機合作社規模經營的項目區投放。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其他社會資金投資現代農機合作社。同時,建立防範風險機製,由政府補貼等形式參加農業保險。
要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主要是通過推進場縣共建、發揮農機作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機大戶作用,抓住全市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有利契機,突破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製約,引導農民要盡最大可能實行連片整地。實現土地連片種植,使農業機械從家庭自用型向社會化服務型轉化,從而大大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為農機化事業發展提供空間。
要實行以深鬆為主的土壤耕作模式。秋整地是解決幹旱最有效途徑之一。應建立以深鬆為基礎,少耕為原則,保護性耕作為方向,蓄水保墒提高地力為核心,實行深鬆、淺耕、免耕相結合的土壤耕作模式。堅持整地作業標準化,逐步使農民由隨意耕作向製度化耕作轉變,由連年平翻向以深鬆為主的鬆翻耙相結合轉變,由單機多次進地向一機多能聯合作業轉變,由多耕向少耕轉變。建立科學合理的耕作模式,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減低成本,增加效益。
通過把農機化發展定位在“高、新、精”水平上,以逐步建立一個結構合理、發展協調、功能完備、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農機化新框架來實現與農業結構調整的同步發展。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富裕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