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減的突然站隊,這個驚大變臉,打了大皇子門下一個措手不及,讓數個本來磨掌擦拳準備出來應戰的大皇子門臣心生疑惑,悄悄地縮回了腳步,都在心下暗暗地嘀咕,這是個什麼情況?。
什麼時候樊減投了太子這邊了?
大皇子的門臣悄悄地互相打量一眼,前一夜眾人還心生默契地共同派了個管事到某個酒樓相互閑聊一番,堅定了立場,沒想到今日剛開朝,趙擴的頭號愛將樊減就跳出來,狠狠地告了一狀二皇子,這……,好的同盟呢?
大皇子門臣因樊減而心生疑慮,遲疑地不肯出來助拳,眼看著局勢往太子一邊倒去,最著急的就是二皇子的門臣,尤其是吏部右侍郎周懷森。
周懷森看到樊減如此不要臉地站到太子隊列中,直恨不得跳進武將隊列裏打樊減鼻子一拳。
若是這次二皇子的謀逆定罪詔給準奏下來的話,周懷森別會麵臨撿包袱回老家這麼簡單了,估計讓他撿族人的人頭都撿不過來。
況且這樊減在朝堂之外,還算是和他頗有私交的朋友關係,周懷森雖然自認自己並不是那種為情誼能兩翼插刀的人,但此刻他被樊減當著眾官捅一刀後背,周懷森還是忍受不了,覺得自己如被負心漢拋棄的女子一般冤憤難平。
大皇子的人臨陣倒戈,看來是不能指望了,樊減這個叛徒,下朝之後看趙擴怎麼收拾你……周懷森額頭青筋暴起,狠狠地粹罵道。
局勢越來越不妙,在太子這些提線木偶的輪番攻勢下,連本該出來打太極的內閣數位大學士都有集體噤聲的趨勢,這樣下去可不行。
孫閣老,您老還不切入一下?好歹要斷一斷他們的攻勢啊……周懷森探出身子,不斷地看向前排的孫閣老,希望孫老爺子能恰時地開聲話,稍微止住一些太子係連綿不斷的詰問。
可惜周懷森伸頭看了半,還是隻能看到孫閣老紋絲不動的後腦勺。
周懷森隻能縮回身子,同時臉上浮起了陰雲。
莫非連孫閣老都臨陣換主了?
不太可能吧,孫閣老與管平一起同入內閣任大學士,穩鎮朝堂多年,不可能不明白牆頭草兩邊搖會有多大的惡果,他怎麼可能如樊減這種官場年輕一樣腳下無根隨處飄搖?換主應該是不可能的……
況且孫閣老多年前已經捋著胡須答應雷老爺子,要幫趙毅照看好他的班底家臣,就憑兩老數十年積累下來的交情,孫閣老也不至於在危難時刻袖手旁觀。
莫非是現在時機還不對,孫閣老在等個更好的機會發聲?周懷森強迫自己壓下心中怒火,集中精神尋找破局的機會,隨後瞥了一眼對麵兵部那列武臣。
左侍郎樊減在嚷嚷了一通之後,歸位垂頭,看不出現在是個什麼表情,而他身邊的兵部右侍郎是新晉的文人武將孫宗,孫宗資曆尚淺,此刻看起來也是一副袖手看熱鬧的樣子,估計他翻不起風浪。
兵部幾人,雖然樊減跳了出來,但兵部話一言九鼎的尚書大人田嶺田老將軍還沒開聲,兵部這塊的局勢還不算全盤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