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河北武警總隊秦皇島市支隊原支隊長張國良
人物
作者:徐丹
北京奧運盛會、建國六十周年、世博會……隻要有重大的活動,就有他們的身影;突發事故、搶險救災、群眾救助……隻要有需要,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有百條居安思危的理由,卻沒有一條安享太平的借口,這就是新時代最可愛可敬的人——中國官兵。他們始終把憂患和使命扛在肩上,他們練就精湛的武藝,擁有足以製勝的能力,來保家衛國。透過原河北武警總隊秦皇島市支隊支隊長張國良,我們看見了這些英雄,更了解了張國良這個看似無情的領導有著怎樣的柔情。
當兵入伍破格晉升
張國良1963年出生於河北滄州,自小家庭生活節儉,看著家鄉人過著清貧的日子,他夢想著成為一名醫生、老師或者參軍入伍,張國良說:“醫生救死扶傷,幫助他們的同時,自己的價值也得到了體現;教書,傳道授業解惑,為國家培養人才,也是個人價值的體現。”為了實現夢想,張國良努力學習功課,多次被文教辦評為三好學生,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成為醫生、老師的夢想。張國良的祖輩出過軍人,所以當兵成了第三個願望。張國良由於高中統考優秀,1983年參加預提幹部招生考試,他以全省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參軍以來,他從沒有停止過學習,不斷奮發向上,做一名有所作為的軍人成為他的目標。
用他的話說,人民軍隊是個大學校,需要不斷的學習、充實和完善提高自己。1985年張國良由一個普通的兵成長為一名排長。期間,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場全支隊的現場會,他說:“那時我是一個排長,最基層的幹部,這個現場會是在當時沒有教材、沒有範例、沒有參考的情況下舉辦的,中心任務是培養一線幹部骨幹的組勤、帶勤和執勤能力,從基層著手,抓訓練、抓製度、抓管理,執勤、處突工作全麵精細化,提高執勤工作的規範程度把上級領導的意圖貫徹下去。”這次現場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張國良因此還編寫了《班哨的派遣》、《執勤四哨動作》等內部參考資料,後來在河北省武警總隊得到全麵的推廣。
此後,張國良基於自身的實踐編寫了《基層訓練20法》,其中包括先講後做、先做後講、邊做邊講、正誤對比、會操比武等辦法來帶兵訓練,會操比武是本單位的全體人員或者抽點一部分在現場操作,通過比賽競技的形式,調動了士兵的積極性,每周一次,達到了很好的訓練效果。
由於突出的成績,張國良得到了破格晉級的提拔,他說:“當時,軍事領導想讓我當副中隊長,政治領導想讓我當副指導員,意見不統一,他們來到排裏了解了一些情況,最後兩個領導商量一致,直接讓我當中隊長”。那時,張國良年僅24歲,管理130個官兵,雖然有的戰士比張國良的年齡大,但對他無不欽佩。
嚴格管理礪精兵
1988年張國良組織官兵操演了一場實彈射擊,一排30人,27個優秀3個良好,當時團裏的參謀長在場,覺得這個成績不可信,第二天抽查二排進行實彈射擊操演,結果2排30人,28個優秀2個良好,成績比上次的還好,這下參謀長是心服口服了。
優異成績的背後,是張國良近乎無情的嚴格訓練,說到練兵之道,張國良說:“練兵就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嚴格管理,加強力度,並做到以身示範”。訓練射擊,張國良提出要求,練習瞄準要迎風而站,為了使手臂更有力量和平穩,槍杆上掉吊著磚。艱苦的訓練,成就了鐵血男兒。
1985年,天津的孫汝來入伍參軍,這是一個讓張國良記憶頗深的事,他說:“這個兵在家嬌生慣養的,但是他自身的條件非常好,身材好,身體素質好,反應能力好,到部隊以後,我挑選他到了一個尖刀班,尖刀班的訓練是非常嚴苛的,其中有一項是跪姿射擊,需要蹲著舉槍,還要在搶杆上吊4塊磚,練習臂力和穩定性,有時候一蹲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結果把他練哭了。擒拿格鬥,我和他結成對手,也把他摔得渾身是傷,但是我沒有放鬆對他的訓練,盯著他,沒讓他打退堂鼓”。 孫汝來退役後,開了一家公司,有了自己的事業。如今,每年都要來看看這位當初訓練自己的排長,經常提及這些往事,並表示如果沒有當初苛刻的訓練,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