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細心,耐心的愛

趙曉坤值日,我到班一看,地麵很髒,分明是沒打掃,我問他,他說已掃過了,

“為什麼還有紙呀?”

“是沒掃幹淨吧!”

“好吧!那咱把髒的地方再掃一下吧!”

“不會掃。”

“來,我教你”。於是我拿起笤帚一下、兩下耐心的教他。

“看桌下,把桌子搬一下,咱也把它掃淨”。

“搬不動。”

“好,我跟你抬。”沒辦法,在我的耐心堅持下,他也抬桌子了,也掃地了,幹好之後,我還表揚了他。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之後他在日記中寫到,“老師,我真服了,本來我總覺得地吧,掃那麼幹淨有什麼用,所以在全班麵前我故意那樣做,可你竟有那樣大的耐心,忍性,老師,我錯了,我今後一定認真的掃地,請您放心,之後果然懶惰的趙曉坤變得勤快了,我見他多次在班見了紙就主動撿起,我看見了都要對他豎起大拇指。他也總是開心一笑。

總而言之,作為班主任,應該熱愛、關心、善待每一個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一個孩子的心門,而不是隻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讓他們先學會做人。老師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才、學、德作用於學生,老師的言談舉止,思想品德都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他們,特別是班主任,這種影響在塑造青少年的人格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也無法代替的,老師隻有以虛心真愛,真誠相見,平等待人,才能感染學生,使學生的內心深處上產生共鳴,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學生首先要信任學生,沒有信任就談不上教育,教育學生首先要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當麵表揚、鼓勵、信任就是達到這些教育目的的有效方法。這就要求老師將關愛學生的情感照射到每個學生的心田,師生之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感應,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離開這一基礎都將變得蒼白無力。特別是對於差生,生理、心理有缺陷的學生尤其需要這樣。

(作者單位:鶴壁市淇濱區钜橋鎮中心學校)

編輯/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