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詩】
早就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終於登上嶽陽樓。雄闊壯觀的大湖,將吳楚分隔在東南兩域。翻滾浩蕩的水波,吞吐日月晝夜不息。親朋好友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邊的關山戰火不停,我倚窗遠望淚淋淋。
【鑒賞】
首聯就點明多年來的宿願得以實現;三、四句寫洞庭湖浩瀚汪洋,氣勢磅礴,確是不同凡響;後四句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淒涼孤寂,但仍然不忘國事,反映出詩人時刻都係著對時局的憂慮和關心。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譯詩】
丞相祠堂去哪裏尋找?錦官城外,翠柏鬱鬱蒼蒼。碧綠的芳草映襯著荒棄的石階,春光枉自明媚,祠宇隻剩下空寂。樹茂葉密,黃鸝婉轉鳴啼,空有好音,無人賞聽。想當年,先主三顧茅廬,向你詢問定國安邦大計。你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後主繼業,老臣的耿耿忠心,佳話傳古今,你率眾兵,出師征戰,大業未竟,身先亡。古今英雄無限感慨,痛切深惋惜,淚下濕衣襟。
【鑒賞】
懷著對三國時蜀丞相諸葛亮的深深敬意,緬懷他生前的顯赫功勳,末句寄予了無窮的感歎,也蘊藉著詩人匡時濟世的抱負和失望心情。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譯詩】
我獨自登上高樓,我孤獨的雙眼癡望著苦難的大地。雖然眼前一片繁花似錦,可我的心,卻更加悲哀。錦江秀麗的春色,是天地的造化,年年常新。玉壘山漂浮的白雲,不管歲月的流逝,依舊漂忽,依舊變化無定。聖朝的氣運,不會改變,就像永恒的北極星,永遠光耀無比。而邊陲的寇盜,縱然垂涎我大好河山,終歸是徒勞的覬覦。可憐昏庸的劉禪,誤了國家,誤了天下,隻留下空空的祠廟。悲歎呀,英雄的業績,早已過去。我隻有,反複吟誦高潔的《梁甫吟》,排遣我心中的幽憤。在這日暮的黃昏,在這悲傷的時刻。
【鑒賞】
這首詩作於代宗二年(764年),這時吐蕃已攻陷西川的鬆、維、保三州及雲山新築二城,又多了一層憂國憂民之感,但還是對唐王朝存有信心。全詩寫景寫情,雄闊深遠,末聯委婉含諷。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庭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譯詩】
清冷的秋風,吹落梧桐,一片淒寒,隻有蠟燭的殘光,照著我,宦海的憂患,漂流的孤單,長夜難明,號角聲聲,訴說著無盡的傷感,明月高掛,誰與我分享,誰與我同看,光陰荏苒,哪裏尋覓親人的音信?關塞一片蕭條,迢迢千裏路,哪裏是我的故鄉,我已經忍受了十年的漂零,可我還要繼續漂零,漂零在一個個,一個個棲身的地方。
【鑒賞】
詩作於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時詩人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但很受拘束,又受到僚屬間的猜忌,感到很不順心。不久,就回到他的草堂去了。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幾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譯詩】
陰陽交替,催逼著殘冬短促的白晝。霜雪初霽,寒夜籠罩著荒遠的天涯。破曉時分軍營中鼓角回響,聲音多麼悲壯;碧淨的夜空星光映在三峽,是水流把它們的影子蕩漾。是什麼牽連著千家萬戶,牽連著荒野中揪心的痛哭,是可怕的戰爭,是人為的血流。是何處傳來外族的歌聲,在水畔山中響起,陣陣起伏。賢臣諸葛亮與叛臣公孫述都成了黃土。我何必介意,書信的寂寥,人間的蕭落。
【鑒賞】
本詩作於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時蜀中有崔盱、郭英義等互相殘殺,更使百姓遭殃,詩中的“野哭千家”就是這次戰禍的寫照。杜甫在四川所寫的詩中,經常懷思起諸葛亮,這是他從內心崇敬的一位賢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詩】
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江水東流推不轉你布陣的石頭,千古遺恨,是你未能阻止先主吞並東吳。
【鑒賞】
對諸葛亮的正麵評價和感慨,詩人已經寫過很多,這首詩也並無新意,但第四句對劉備頗有微詞,因為劉備當年不同意聯吳抗魏,反而想要吞吳,以致導致蜀亡,這就不是諸葛亮的過錯了。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詩】
往昔,我們多次相見,交心在崔九的客堂,在岐王的府第,你絕妙的技藝震撼我刻骨銘心,想不到我們各自漂零。落花時節的江南,不曾想會遇見你,真令人高興啊。
【鑒賞】
這是杜甫晚年飄泊來湖南長沙偶然逢李龜年所作,家國滄桑,處處都充溢著無限的身世淒涼之感。隻見風景河山依舊而人事全非,時正暮春,落花是自己和故人的象征,就在這年冬天,詩人在耒陽的舟中去世了。
西施詠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