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邊疆局勢不穩,兒臣隨時都要帶兵上陣廝殺,不想此時就……”蕭軼淩想要回絕。
但是,雲貴妃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邊疆之事,與你成親之事,並無相違礙之處。我齊國這麼多將士都要出征,其中不乏有家室者。你如今也已是二十有六,而嫣兒為了等你,婚事一拖再拖,如今也二十一了。這婚事已是緩不得了!”
說完,雲貴妃跪坐在原位,對齊皇說道:“陛下,十五年前,您親口定下的這樁婚事,如今也到了時候了。臣妾懇請陛下下旨,讓九王蕭軼淩和右相府千金慕容嫣雲完婚!”
雲貴妃一向溫婉柔順,蕭軼淩沒料到她會突然如此強硬地向父皇請旨,一愣之後想要阻止。卻不料,已有人先出聲了:“陛下,臣妾以為,這樁婚事都已經過了十五年,更何況當年隻是個口頭之約,何必再翻出這陳年舊賬來約束時下的人呢?”
說話的人正是皇後,她這話說得委婉,但反對的意思已然很明確了。而齊皇則是皺著眉頭,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雲貴妃說道:“九王為國征戰,殫精竭慮,可家室有缺。慕容嫣雲賢良淑德,京城之內素有令名。就算沒有十五年的婚約,兩人聯姻也算是一樁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的佳話。”
“佳話自然是佳話,可九王擁兵數十萬,鎮守邊疆;慕容世家執掌朝政,坐鎮廟堂。兩家聯姻,到時候我大齊朝廷上下的政令,是從相府出呢,還是從九王府出?”也許是被雲貴妃這滴水不漏的話逼得急了,皇後竟出人意料地說道。這話的道理眾人皆知,可從皇後口中當眾說出來,可真是眾人始料未及的。
此話一出,滿殿上下,一片嘩然。慕容嫣雲的臉色,俱是一陣煞白。皇後堂而皇之地把兩家聯姻的最大顧慮擺到了明麵上,也就意味著,這樁婚事的希望漸漸變得渺茫了。
皇後這話,在向皇上暗示蕭軼淩用心不純,這可是雲貴妃無法容忍的,瞬間激發了她護犢的本能:“臣妾以為,慕容世家世代忠純,其心可昭日月。九王為國盡忠,殫精竭慮,更不該遭此肆意揣測。反倒是,有些人平日裏恨不得挖出心來表忠心,事到臨頭卻見風使舵、倒戈相向,謀求自身的榮華富貴。其心之卑劣,才不得不防!”
“柳若雲,你什麼意思?”皇後麵部扭曲,怒道。
“二十多年前,你們溫家寫給先帝的書信,臣妾還存著,要不然拿出來讓眾人看看?”素來逆來順受的雲貴妃一旦反擊,竟如此凶猛,這是皇後始料未及的。
貴妃話中所指,正是皇後所出生的溫家的一個軟肋。當年,先帝(也就是齊皇之兄)無道,當時還是中山王的蕭穆天起兵撥亂反正。原本忠心於先帝的溫家突然臨陣倒戈,讓先帝陣營瞬間瓦解。最後,蕭穆天不僅成功“撥亂反正”,甚至還因為先帝“急病而死”,即位為君。這段曆史,讓溫家保住了地位,並成為皇親國戚,但也是他們諱莫如深的一段秘辛。
“你!”皇後又羞又怒,端起酒杯,朝貴妃麵門潑去。
“啪!”清脆的水聲響起,讓大殿裏瞬間鴉雀無聲。
蕭軼淩“嗖”地站起身,薄唇微抿,俯視皇後。而大殿上的十來個武將,也應聲而起,殺氣騰騰地看著這邊的情勢。他們個個都是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的天下名將,嚇得大殿上的禦前侍衛們慌裏慌張跑來跑去,神經緊繃地注視著殿中的形勢。
皇後久處宮中,習慣了勾心鬥角,卻沒見過這殺氣騰騰的陣仗。她無助看向齊皇:“皇上……”
齊皇此時也是有苦說不出,這些個武將如今雖然都位居高位,但很多人畢竟都曾是亡命之徒,隻聽命於蕭軼淩。若是此時蕭軼淩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真的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因此,齊皇很“理智”地決定:坐山觀虎鬥。
“哈哈……”慕容博硬朗的笑聲,打破了大殿內的僵局,“區區慕容家孫女的婚事,竟勞動陛下和兩位娘娘傷神,真是罪過!不如聽老夫一言,將這婚事暫且先放在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