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借這麼一個機會向各位位簡單的報告。
首先我說明這次濟南失敗的原因。
守濟南的國軍有十萬之眾。
有關作戰物資也不為不多,市郊工事經兩年不斷的修築不為不堅,但是僅八天的戰鬥,就被全部殲滅了。
就是吳化文不起義亦是很快地被殲滅了,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國軍沒有理想信仰,反人民,反大眾,加以解放軍英勇為人民大眾的犧牲精神及優越的技能,這令人欽佩。
所謂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所以很迅速地將戰鬥結束了。
其次我要貢獻蔣先生一點意見。
在北伐和抗戰中你有一時期與共產黨合作,所以得到成功。
但是你堅持獨裁,完全為四大家族利益打算,因此兵連禍結,全國無一片淨土。
為了取得軍事上經濟上的外援,不惜與美帝國主義訂立了那麼多辱國條約,斷送了子子孫孫的幸福。
以現在局勢看,國民黨的失敗已經注定,還要做最後的掙紮是多麼不明智。
最好命令全國國民黨的軍隊,立即向人民解放軍實行無條件投降。
使全國立即恢複和平,民族多保存一點元氣。
王耀武的廣播講話給正在淮海戰場被圍困的國民黨軍隊官兵增添了頹喪情緒,給南京政府、國防部的軍政要人的心頭投下了一片暗影,後來有人告訴王耀武:“蔣介石聽見你的廣播,當場把收音機砸了,罵你是軟骨頭!”王耀武聽後一時無語,他畢竟難以忘記蔣介石給他的榮耀。
以後,王耀武在華東軍區有關部門、人員的開導下,態度逐漸轉變。
如到濟南市山東人民廣播電台廣播,對大眾日報發表談話,以及為上海地下工作人員提供必須費用等,以示悔改。
其妻因畏國民黨特務監視,於1949年率子去香港。
全國解放後,王耀武轉到撫順戰犯管理所,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因此,在1959年10月,與溥儀、杜聿明等一起被宣布為第一批特赦者,先安排為全國政協文史專員,後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由於王耀武眷屬拒絕回大陸,雙方協議離婚,組織上還安排其重建家庭,以娛晚年。
經人撮合,與吳伯倫女士結婚,婚後生活尚稱融洽。
但因病不幸於1968年逝世,1980年黨和政府為他和溥儀開了追悼會。
1948年9月24日下午6時,被公認為是濟南解放日,被載入史冊。
我戰士在攻進新省府後在“主席辦公室”搜索時找到一支手槍,槍柄上刻有蠅頭小楷:王耀武將軍閣下餘對將軍閣下之才幹及卓越之功勳深表敬意特以自此自用敬贈閣下以作紀念美軍中將麥克魯敬贈1945年8月21日此時,王耀武早已不在濟南城中。
王耀武自述:“9月24日上午11時,我看到局勢已經絕望,就要全部被殲,即派15旅高子日團的一個營(因番號已記不起)及特務團的一部,由北報閣通過出城的坑道向北突圍。
該部突至約一華裏半處,因受解放軍猛烈阻擊,無力前進。
在解放軍集中精力與突圍的部隊作戰時,我就在一個小村莊裏化好裝,並為了使我容易脫身,令突圍的部隊向後撤退。
我乘解放軍追擊後退部隊的時候,即向東逃去,雖逃出重圍,但逃至壽光縣,即被查出捕獲了……”他逃走時,他的部下已有5000餘人變成屍體,躺倒在濟南城內外。
戰後確查為5700餘具屍體,被分別集體埋入不知確數的大屍坑。
他們僅僅是被殲濟南守軍中的一小部份。
濟南戰役,我軍全殲守敵104萬餘人(包括起義吳化文部二萬餘人);其中生俘61873人,斃傷22424人。
內有中將2人、少將32人、上校29人、中校123人,少校288人、黨政軍主官9人;其中生俘將官23人。
繳獲各種炮800餘門、坦克和裝甲車20輛、汽車238輛。
王耀武被俘第50天,發表3播講話。
蔣介石也從收音機中收聽到了王耀武的3播講話。
蔣介石聽完了王耀武的講話,然後,砸爛了收音機。
王耀武這樣講到:我是前國民黨政府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
今天借這麼一個機會向各位作簡單的報告。
首先,我說明這次濟南失敗的原因。
守濟南的國軍有10萬之眾。
有關作戰物資也不為不多,市郊工事經兩年來不斷的修築不為不堅,但是僅8天的戰鬥,就被全部殲滅了。
就是吳化文不起義亦是很快地被殲滅了,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因為國軍沒有理想信仰,反人民,反大眾,加以解放軍勇為人民大眾的犧牲精神及優越技能,實令人欽佩。
所謂得民者昌,失民者亡,所以很迅速地將戰鬥結束了。
其次,我要貢獻蔣先生一點意見。
在北伐與抗戰中你有一時期與共產黨合作,所以得到成功。
但是你堅持獨裁,完全為四大家族打算,因此兵連禍結,全國無一片淨土。
為了取得軍事上經濟上的外援,不惜與美帝國主義訂立那麼多辱國條約,斷送子子孫孫的幸福。
以現在的局勢看,國民黨的失敗已經注定,還要作最後的掙紮是多麼不明智。
最好命令全國國民黨的軍隊,立即向人民解放軍實行無條件投降,使全國恢複和平,國家民族多保存一點元氣……泰山的重重山巒,泰山的密密叢林,掩蔽著北麓的一座小鎮——仲宮。
許世友率攻城兵團指揮所從唐家溝,轉移到仲宮。
北望,是濟南。
秋風起秋風涼,秋風吹指著僅經8天8夜就變得稀疏的許世友的頭發,僅經8天8夜就變得憔瘁消瘦的許世友的麵龐,卻更拭亮許世友那雙網滿血絲,但更虎虎生威的眼睛。
北望濟南,望已攻克的濟南,望火光仍沒熄滅,濃煙仍是彌空的濟南。
久久地望著,凝望。
虎目中,漸漸浮起淚霧。
淚霧漾動,似心潮湧動。
他手裏緊拿著三張薄薄的紙。
一張,是兵團指揮所根據各縱隊上報的數字所作的攻城兵團傷亡情況的初步統計。
他就是一連看了三這統計數字,才情難自禁,走出兵團指揮所那座古色古秀但森嚴沉陰的祠堂,走到這山巔,遠望濟南。
統計的數字,黑森森冷峻:傷亡:26991人;9縱傷亡9806人,其中亡1060人;13縱傷亡5907人,其中亡581人;3縱傷亡3333人,其中亡355人;10縱傷亡4631人,其中亡568人;渤縱縱傷亡1929人,其中亡233人;魯縱傷亡1032人,其中亡105人……共傷:師團級幹部25人,營級幹部193人,連級幹部736,排以下23610人;共亡:師級幹部2人,營級幹部28人,連級幹部115人,排以下2930人;(僅是戰後初步統計數字,刻在濟南解放閣東牆上的烈士姓名為3764人。
)許世友眼中的淚霧更濃,濃得化為淚水。
淚水盈眶,但僅僅是盈眶,沒有奪眶而出。
在警衛員手中拿過水壺。
這是他隨身攜帶的水壺,水壺裏從沒裝過水,裝的隻是酒。
酒,傾倒而出,朝著濟南傾倒而出,倒在黃土地上,點點滴滴滲入。
警衛員看見,淚水盈眶的許世友嘴唇輕輕動。
輕聽,是唱歌。
歌聲沉沉厚厚,完全是從胸中發出:暴動暴動!工農打先鋒,拿起刀和槍,一同去進攻!暴動暴動!哪怕的匪凶,拚出一條命,勇敢向前衝!暴動暴動!天下歸工農,再不當牛馬,要做主人翁!暴動暴動!共產黨來指引,前赴又後繼,革命定成功!這是極少唱歌的許世友最愛唱的歌:黃麻起義的《暴動歌》。
在歌聲中轉身,望向西北,望向西柏坡,把手中的另一張紙,舉到明豔的秋陽下,再次細續。
西柏坡。
午夜,滿天星鬥。
在毛澤東的平房住處辦公桌前,毛澤東請來周恩來、朱德和任弼時,他們剛剛落座在那褐色的破舊沙發上,毛澤東即開口道:“請你們來是研究一下給濟南前線的賀電,恩來已經起草好了,你們看一下。”在朱德和任弼時閱讀電報時,毛澤東興奮地說:“八天,十萬,這是了不起的勝利。
這是兩年多革命戰爭發展給予敵人的最嚴重的打擊之一。
我認為,濟南戰役已經揭開了我們同國民黨戰略決戰的序幕。”1948年9月29日。
中共中央為解放濟南給華東人民解放軍的賀電飛越三山五嶽,來到泰山北麓。
陳毅、饒漱石、張雲逸、粟裕、譚震林、許世友、王建安諸同誌,並轉華東人民解軍全體同誌:慶祝你們解放濟南、殲敵10萬的偉大勝利。
你們這一勇猛果敢敏捷的行動,並爭取了吳化文將軍所率九十六軍的起義,證明人民解放軍的攻堅能力已大大提高,勝利影響已動搖了蔣介石反動軍隊的內部,這是兩年多革命戰爭發展中給予敵人的最嚴重的打擊之一。
尚望繼續努力,為殲滅更多蔣軍、解放全華東人民而戰!解放濟南戰役中的烈士們,永垂不朽!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經劉少奇、周恩來修改後,毛澤東最後修改審定的新華社社論《慶祝濟南解放的偉大勝利》指出:濟南戰役的空前偉大勝利,證明人民解放軍強大的攻擊能力,已經是國民黨軍隊無法抵禦的,任何一個國民黨城市都無法抵禦人民解放軍的攻擊了。
在黃葉蓋滿山嶺的濟南東郊、南郊、西郊和黃河北岸,到處都有解放軍的部隊集會。
兩支攻城主力——九縱和十三縱在東郊胡家莊一帶和南郊楊莊一帶召開慶功授獎大會。
七十三團和一○九團在各自的會場上高挑起“濟南第一團”和“濟南第二團”的巨大獎旗,接受這用烈士鮮血凝聚的殊功顯榮。
許世友司令員和譚震林政委分頭為這兩支英雄部隊授獎,並宣讀了山東兵團嘉獎令:為嘉獎濟南戰役中突破蔣王軍最後防線,粉碎蔣王軍固守意誌及其機構,對解放濟南全殲守敵建立特殊功勳的英雄部隊,特授予第九縱隊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以“濟南第一團”,第十三縱隊三十七師一○九團以“濟南第二團”的光榮稱號,表揚他們的英雄事跡,號召全體指戰員向他們學習。
一輛美式中型吉普在泰山西蓖的道路上向北疾馳。
坐在車上的粟裕無心領略泰山風光,他急於趕到攻城總指揮部去看一看那些各路縱隊的指揮員們,也要親眼看一看濟南古城。
攻城部隊依然沉浸在歡慶勝利之中,而粟裕心中的“濟南戰役”已經畫了句號,他已經開始思考下一個更大的戰役。
就在濟南解放這天,粟裕向中央軍委建議舉行淮海戰役。
在回顧這個建議的思考過程時,粟裕說:在濟南戰役以前,我就考慮攻下濟南後的行動方向。
當時軍委賦予我們殲滅整編第五軍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我預期在攻濟打援中將該軍殲滅,然後再遵軍委指示實現渡江。
我還反複思考,認為濟南戰役結束後,還是兵出徐蚌以東為宜,因為:如回師與中野會合,尋戰於徐州西南,則我軍處於蔣軍的武漢集團與徐州集團之間,戰鬥一開始便將和優勢之敵決戰。
如兵出徐蚌以東,攻占兩淮(即淮陰、淮安)、高郵、寶應,則可暴露津浦線,並迫使敵退守(至少要加強)津浦沿線與江邊,以減少其機動兵力,便於我恢複江邊工事。
山高林密的泰山北麓小鎮——仲宮,戰前戰後,指揮部都曾在這裏駐紮。
司令員許世友、政治委員譚震林、副司令員王建安、參謀長李迎希、政治部主任謝有法和參戰各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們在一古廟式祠堂外迎候粟裕。
汽車刹住,粟裕跳下車。
一個個標準的軍禮,一張張興奮的臉龐,一雙雙熱情的大手。
粟裕一般很少動情,但今天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同誌們,我專程來看你們,來看我們的攻城部隊。
我們終於打勝了。
這勝利是由你們和英雄的攻城部隊奪取的。
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犧牲在城頭的戰士和幹部。
我告訴你們,由於攻城部隊迅速拿下了濟南,南路援軍已停止前進。”記者們紛紛擁上,請粟裕談濟南戰役。
粟裕說:“解放濟南的勝利首先應當歸功於毛主席和黨中央的英明領導。
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戰略思想和戰略指導使我們粉碎了敵人對山東的重點進攻,最後造成解放濟南並解放全山東的勝利形勢。
第二,是由於各戰略地區軍民與兄弟兵團的密切配合使敵人無法向濟南增援。
第三,是由於中共華東局和華東軍區的正確領導,以及華東黨政軍組織和廣大人民的支援。”粟裕充滿信心地談道:“濟南解放一戰集中表現了人民解放軍的無比強大,特別是攻堅能力的強大。
濟南戰役的勝利證明:蔣介石的任何防禦皆擋不住人民解放軍的進攻,而我們能夠攻占任何堅固設防的大城市!”粟裕的講話在山間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