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完成後,方正證券將迅速縮小與行業領先券商的差距,成為一家大型綜合性券商,整體實力位居行業第十名左右。根據大致測算,合並後,公司淨資產可以達到290億元左右,位居行業第六;整合後淨資本約為150億元,排在行業第七位左右;總資產和淨利潤均排名行業第十位左右;營業網點數量超過180家,行業排名第七。在重組完成後,公司的主營業務將得到鞏固,整體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加強,有利於增強公司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
不過,方正證券也將麵臨業務整合和資本配置的新挑戰。本次重組完成後,方正證券、民族證券將存在業務並行經營情況,根據監管要求,方正證券將在一定期限內逐步整合民族證券,以解決母子公司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後續整合涉及資產、業務、人員等多個方麵,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複雜性也會提高,需要經曆較長的過程。從2008-2010年華泰證券與聯合證券整合期來看,二者經紀份額之和曾一度下降了11.61%。
而且,收購會帶來淨資本壓力。本次重組後,民族證券將成為方正證券的全資子公司,證券公司對控股證券業務子公司股權投資需要全額扣減母公司淨資本,方正證券因控股民族證券可能導致其部分風險控製指標出現不符合監管部門要求的情形。因此,方正稱,將通過證監會許可的方式適時補充淨資本,以確保重組完成前後均符合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
整合前景可期
過去十年,證券行業發生過多起並購重組事件。有重組成功的,也有重組失敗的;有的整合順暢,有的整合後1+1小於2。在這次方正與民族重組的過程中,雙方股東、管理層推動重組的積極態度,使市場對方正與民族未來的整合也持樂觀態度。
就方正證券本身而言,公司各方麵的機製已實現市場化,這對整合有積極意義。一年多之前,方正效仿國內外先進投行,實行執委會製度,並對管理層進行了重大調整。調整之後,公司內部摩擦明顯減少,從戰略製定到政策執行,均更加順暢。同時,公司考核也與市場接軌,內部激勵機製更加完善。
根據重組方案,在重組完成後的一定時期內,方正證券、民族證券將存在雙方原有業務各自並行經營的格局,並在相關監管要求的一定期限內逐步整合民族證券相關資產、業務及人員,以解決母子公司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除母子公司同業競爭外,子公司間也會存在同業競爭問題。方正證券目前通過與瑞士信貸合資成立的瑞信方正經營投資銀行業務,在本次重組完成後的一定時期內,可能存在方正證券兩家子公司同時經營投資銀行業務的情形。這一問題也必須在監管要求的一定期限內解決。
2013年12月9日,公司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簽署《有關合資公司業務和股權的協議》暨減少業務範圍及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這項議案授予瑞信對方正證券所持瑞信方正股權的要售權。
“公司正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本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後,可能產生本公司與瑞信方正在投資銀行業務的同業競爭。為解決上述可能的同業競爭,公司擬授予瑞信要售權,即,在適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在瑞信仍為瑞信方正股東的前提下,瑞信有權選擇在任何時候,要求本公司根據協議相關規定出售部分或全部所持的瑞信方正股權,具體行權數量及行權時間由瑞信決定。”
對一家大型綜合性券商來說,投行業務無疑是重中之重。但在瑞信方正成立的五年中,經營狀況較為普通,雖然公司為第一大股東,但對於瑞信方正並無絕對的話語權。而本次重組如能順利完成,公司則將有另一塊投行牌照。由此,我們判斷未來方正證券很有可能向瑞信出售瑞信方正股權。這樣既解決了子公司同業競爭的問題,也可以重新打造投行業務。
與行業情況類似,2013年,方正證券的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經紀業務和信用業務的增長。但市場交易量的回升提升了經紀業務收入隻是表象,市場交易量回升並不會帶來公司經紀業務市場份額的提升,也不會帶來傭金率的回升,更本質的影響因素是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