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股份豪購中興裝備 高毛利成疑
公司與產業
作者:楊現華
重組失敗後,南風股份(300004.SZ)股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在半年內上漲50%,即使大股東“清倉式”減持也沒有絲毫影響。
如果說南風股份的強勢是受益於創業板的整體走勢,那麼公司在半年承諾期滿之後,立即再度啟動重組事宜,問題似乎沒那麼簡單。
早在2013年4月初,南風股份就宣布停牌謀劃重組,但5月23日公司宣布終止重組股票複牌,並承諾六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但承諾期剛剛過去,南風股份就立即再次啟動重組計劃,公司以19.2億元收購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遠超自己的中興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裝備”)。公開資料顯示,一向善於捕捉重組股機會的王亞偉突擊入股,赫然位列南風股份十大股東,而中興裝備遠超同行業平均水平的淨利潤率又來自何方呢?
並購前夕: 王亞偉突擊入股
趕在2013年的最後一天,停牌一月有餘的南風股份公布重組預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向仇雲龍等22名股東購買中興裝備的100%股份並增資。中興裝備主要為石化、核電和新興化工等能源工程的重要裝置提供特種管件。
本次收購作價19.2億元,資產增值率達到164.74%,其中南風股份擬以31.47元/股的價格發行5253.98萬股,並由南風股份(含子公司)向標的公司增資;同時,擬以28.33元/股發行1411.93萬股配套融資不超過4億元。
仇雲龍等五名中興裝備的管理層承諾,標的公司2013年至2016年度經審計的合並報表扣非歸屬淨利潤分別不低於8000萬元、1.28億元、1.41億元、1.62億元。如果未達到承諾數字,管理層股東同意做出相應補償。
然而,南風股份更新的2013年11月30日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由前“公募一哥”王亞偉執掌的昀灃投資以163.48萬股新晉第八大股東,在之前的三季報中,王亞偉的身影還未出現。
資本市場從來不缺故事,尤其是與明星投資人有關的故事更是比比皆是。也正是從2013年國慶節之後,橫盤兩個月之久的南風股份開始快速拉升,即使股價偶有調整,也很快恢複上漲,甚至創下上市新高,而這段時間也正是王亞偉開始介入南風股份之時。
在任職於華夏基金之時,王亞偉就以善於投資重組股而聞名於資本市場,但與之前長期“埋伏”不同的是,王亞偉此次可謂是突擊入股。而且,對於王亞偉來說,南風股份並不陌生,兩年前還在華夏基金任職時,王亞偉就曾買入南風股份。
2011年三季度末,王亞偉旗下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分別新進持有南風股份380.76萬股和150萬股,成為其第二和第七大股東;但這次投資堪稱失敗,南風股份的股價在當年四季度大幅跳水並一蹶不振,華夏基金最終在2012年二季度割肉退出十大流通股東。
在大股東“清倉式”減持而股價絲毫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與上次無功而返相比,王亞偉此次再度介入南風股份顯然是有備而來。2013年8月,公司大股東楊澤文宣布擬在未來半年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3100萬股,占其持股的比例超過80%。但此消息一經發布,公司股價反而大漲。
“不排除減持是為了籌集資金後再啟重組。”當時就有市場人士對此次減持做出如是解讀。
最終,南風股份在半年約定期過後迅速啟動重組,王亞偉突擊入股押注再次成功。
王亞偉突擊入股隻是為了獲取投資收益,對於南風股份來說,近20億元的收購顯然是大手筆。被收購方中興裝備營收和淨利潤都遠超自身,而且中興裝備承諾未來四年業績翻番。對於一直有上市期許的中興裝備來說,在IPO開閘之際選擇被收購讓市場或多或少有些意外。
中興裝備超高毛利率之謎
用“蛇吞象”來形容此次並購並不為過。2012年,南風股份的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3.47億元和0.41億元,同期中興裝備則分別達到5.88億元和1.18億元,分別是前者的169.45%和287.8%。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之前,中興裝備剛剛宣布計劃IPO,並接受了國泰君安的上市輔導。
2013年1月15日,中興裝備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接受輔導公告,而中興裝備早在2007年4月就曾發布過同樣的公告,稱正接受國金證券的上市輔導,顯然該次上市計劃無疾而終。很難說上市流產是由於中興裝備自身的盈利能力水平,實際上公司超高的毛利率遠超同行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