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策劃
文/江靜
騎行在看不到盡頭的蒼茫荒野中,一路翻越昆侖山、岡底斯山,沿喜馬拉雅山北麓南下,目之所及是壯闊的戈壁沙漠和崇山峻嶺。杳無人煙的路上,隻有成群奔跑的黃羊、藏野驢和藏羚羊與我們為伴。肅穆壯麗的咖喇昆侖、盛極一時的古格王朝遺址、神山岡仁波齊、聖湖瑪旁雍錯、明媚而狹長的班公錯成為沿途最動人的風景……
新藏線,即從新疆葉城開始,途經大名鼎鼎卻人跡罕至的阿裏地區,最後抵達西藏拉孜的國道219路段,全程共2138公裏。途中會翻越9座海拔4900米以上的埡口,其中最高的紅土達阪海拔為5400米。
這是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惡劣的一條進藏路線。作為出發點的葉城,海拔為1300米,但行至200公裏後,海拔就會陡然上升到近5000米,之後,高度會隨著行進的路線一路攀升。對於初次嚐試的人來說,久居不下的海拔、複雜多變的氣候以及破爛顛簸的路況是對生理承受力的極大挑戰。
但是,這條線也是風景最為波瀾壯闊、最令人們神魂顛倒的旅程。
我們要做的就是帶上帳篷睡袋、鍋碗瓢盆,用自行車車輪丈量這條世界最高海拔公路的全程。
葉城0公裏紀念碑啟程
越過這塊路碑,將意味著我們會把命運交付於連綿起伏的沉默雪山。
我和同伴大蔚一行兩人,騎著單車從重慶出發,途徑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北部後,終於在9月9日抵達新藏線第一站——葉城。
葉城縣位於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區南部,喀喇昆侖山北麓。喀喇昆侖主峰喬戈裏峰北坡(國際上又稱K2)就在該縣境內,8611米的海拔使它成為了世界第二高峰,僅次於珠峰。
葉城縣中心地帶在入夜後是一派繁華景象,各種頗具民族風味的小吃勾引著我們的味蕾:帶脆骨的羊肉串、純天然的冰鎮酸奶、切成方塊的哈密瓜、嗞嗞冒油的饢坑肉……最值得一試的是拌著果脯的手抓飯。雖然賣抓飯的維族同胞大多不懂漢語,但總會奉上熱情好客的笑容為我們“佐餐”。
在酒足飯飽之後,我們踏上作為“單車騎士”的征程。9月10日下午2點,我倆從葉城的219國道0公裏紀念碑出發。
這塊小小的路碑並不起眼,但仔細觀察後,你會發現上麵布滿了進藏者留下的“箴言”,或為鼓勵自己,或為悲壯踐行。越過這塊路碑,將意味著我們會把命運交付給連綿起伏的沉默雪山。然而,正是這種對生命與死亡的雙重敬畏,成為了刺激著旅行者們前赴後繼的興奮劑。
其實,踏上新藏線的最好時機是7-8月份,即便在盛夏,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也常常大雪封山。此時已近立秋,因為緊靠戈壁的葉城仍酷熱難當,我們尚未認識到時機選擇上的失算。
陽光炙烤下,我們馱著近百斤的行李,騎得異常艱苦。新藏線的前1000公裏路況極差,更增加了這條“天路”的艱難。起初,車輪下都是修路時鋪上的石子和瓦礫,每當有工程車路過,就會掀起漫天塵土。幾天之後,所謂的“路”竟隻剩下滿地碎石和深及大腿的冰冷雪水。頂著烈日和巨大的逆風,下午6點過,我們隻騎行到了48公裏路碑處。位於48公裏處工棚的修路工人們已經笑眯眯地站在路旁,友好地歡迎我們的到來。
啟程的第一天,我們和這些來自四川的老鄉同吃、同住。他們遞上來一大碗加了肉絲的油潑麵,我們靠在一張堅硬但可避風沙的木板床邊狼吞虎咽起來。而大蔚則為老鄉們修自行車、同時還繪聲繪色地講述著旅途中的故事以作為報答。當夕陽從工棚的背後緩緩沉下,遼闊天空的金黃與戈壁沙塵的金黃連為了一片,這冷清的荒野,開始洋溢著濃濃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