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底線退讓(2 / 2)

稍稍沉默等這些人消化這些消息,對董卓等人來說這樣一來是魏越自縛手腳,即便魏越掌控虎賁、羽林等一萬雒陽警備軍力,所部也不過六萬兵馬,尚在朝廷供養範圍內。

仔細算一下,政變之間雒陽的各方麵駐軍,顯陽苑駐軍有一萬六千,魏越所掌北軍、河東營有六千,董卓部三千,河內營三千,西園駐軍四千,何進五部營一萬,何苗、董重部曲七千,羽林等宮城、都城警備、治安兵力一萬兩千。

算下來,政變前後攪合進來的兵力就在六萬出頭,再算上中樞財政供養的三支在外西園軍,益州趙瑾部,駐紮兗州向進剿青州黃巾軍的袁紹部,屯駐豫州配合黃琬平叛的鮑鴻部,加起來也有兩萬多的兵力。

從財政問題來說,養魏越要求的六萬軍隊沒有問題,而魏越也說的很清楚,這批軍隊是要出塞作戰的。收編雒陽各軍後,缺額應該在一萬五千左右,吸納豫州鮑鴻部就能補足。

黃琬兼並了鮑鴻的軍隊,別人去討要有一定難度,魏越去討要,黃琬不會為難的。

帶著一點疑問,反正也與魏越方麵關係好,馬日磾問:“大將軍所籌討伐中部鮮卑之戰,除新編京營禁軍外,僅是征調幽並軍馬及冀州錢糧?”

“是,十六營兵馬,我隻率十二營兵馬出擊,留四營及八關都尉拱衛雒都。”

魏越說著看向董卓:“出征兵馬自此時備戰,八月前後入駐太原備戰,所需軍費約在五億左右,不可拖延。此戰之後,朝廷攜大勝之勢,不費一兵一卒,就可一舉解決涼州事端,”

董卓掃一眼,見沒人在意五億軍費,幾乎毫無底線的坐視魏越胡鬧。別人不怕魏越胡鬧,可他董卓董司徒害怕呀,萬一魏越自己把自己玩死,那他董司徒很可能就要無辜的陪葬,就像他無辜的當了錄尚書台事的司徒一樣。

想想也是,畢竟是朝廷的軍費,又不是他們自家裏的軍費。軍費不夠,從其他地方擠一擠總能擠出來,比如卡袁紹、關中軍隊的脖子,總能擠出來五億軍費的。

甚至,就北軍自昨夜入城就有計劃的查抄繳獲,都能湊夠魏越的出兵動員費。

作為邊軍宿將,董卓很清楚對外戰爭操作的好,根本不會賠錢,就像霍去病打的那幾仗一樣,甚至李廣利西征打的仗都是賺的。就他剛從軍不久追隨段熲作戰時,董卓就對戰爭的定義有了最直接的認識。

戰爭意味著殺戮、劫掠,不僅僅是貧困饑饉的遊牧部族劫掠他們眼中的富饒的邊郡,就邊軍來說也是可以劫掠遊牧部族的。牲畜是遊牧部族的生產資源,舍不得吃,可漢軍繳獲後自然不會心疼,可以放開了吃。

所以看看魏越父子在南匈奴戰場欠了七八億的軍費,可軍隊卻很穩定的原因就在這裏。通過繳獲、軍功吃飽了的軍隊,自然可以愜意、輕鬆的想清楚關鍵:欠他們軍費的不是魏越父子,而是朝廷,沒必要跟魏越父子鬧騰。

如果南匈奴戰役打虧本了,饑餓的軍隊根本不會去想什麼本末,逮住魏越父子為了索要軍餉會往死逼迫。

沒人拿五億軍費說事,也沒人在意戰爭繳獲品處置問題,軍市這種隨軍隊移動,為軍隊提供額外服務的風俗自前漢時就有,軍隊將校要把繳獲洗幹淨變成相對合法的收入,就需要軍市這種白手套了,這一點魏越吃相很粗暴,直接自家下場一邊打仗一邊貿易戰利品。

可這是真正的技術飯,別人眼紅也沒用。

關鍵在於戰爭是魏越提倡並推動的,風險在魏越這邊,魏越虧盈自負,敗了或許會身死塞外,或許會丟失眼前大好的局麵。就算贏了,獲益最大的也是朝廷,所以魏越執意要打仗,沒人會出來硬阻,在一旁看著魏越蹦躂就行了。

說到底,那可是十三年前讓夏育、田晏、臧旻三路大軍全軍覆沒的大鮮卑,可不是軟弱好欺的南匈奴、烏桓人。不敢參與,也樂意看到魏越去塞外自己玩自己的,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沒有魏越軍隊的支持,對付留在雒陽的董卓,豈不是就很好說話了?

到目前為止,除了魏越,沒有任何一個人意識到董卓的破壞力,都覺得……甚至董卓自己都覺得自己是魏越推出來的傀儡,裝點門麵的石像木人。

一個個都覺得董卓比魏越好對付的多,不過運氣很好的袁氏走犬而已。

對魏越率軍出塞一事,最擔心的人也隻有董卓了,魏越陰溝翻船,他董卓絕對第一個被朝政漩渦撕成碎片!

幾次想要開口勸阻,可董卓又不敢反對。

隻有幹幹淨淨的撤走讓出舞台,董卓這幫人無所顧忌之下,才會打破壇壇罐罐,清理掉一大批魏越不便清理的所謂宿老、名臣和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