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住宅性商品房市場現狀分析
綜合管理
作者:裴曉紅 張夢佳 金健
摘要:文章以大量的調查數據為基礎,分析了十堰市住宅性房地產市場現狀,揭示了存在的問題,從政府、房地產開發商和購房者三個方麵提出了改善目前住宅性房地產市場現狀的對策。
關鍵詞:商品房市場 現狀分析 對策
隨著全國各地經濟的迅速發展,房地產市場一直以強勁的勢頭在高速發展,在供需出現不平衡時,我國鄂爾多斯、溫州等多個地方相繼被曝出類似“睡城”、“空城”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一直作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的重要任務它關係到國計民生、城市發展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等各個方麵。隻有充分了解市場,一切從實際出發,才能避免盲目開發、過度開發,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以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為戰略目標的湖北省十堰市,現階段卻麵臨著不小的尷尬:一邊是新增大量土地加速發展,另一邊則是大量樓盤豎起卻遲遲不見買家。為了更好地了解十堰市房地產開發市場的現狀,我們花費了3個多月的時間,對十堰市住宅性商品房市場做了調查,對相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就此提出我們的看法。
1.十堰市住宅性商品房市場現狀分析
1.1十堰市近幾年房地產開發情況分析
近三年十堰市房地產的開發數量、銷售價格變化情況。截止2014年底,十堰市大大小小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達到200餘家,從2011年到2013年在建在售商品房麵積分別為800萬m2、1000萬m2和1300萬m2,分別比上年增長20%、25%和30%,平均售價分別為4500元、4800元和5200元。通過十房網上提供的2013到2014的數據發現,在2014年2月以前房子的報價明顯低於房子的成交價,而在2014年以後房子的成交價與報價在經曆一段時間的重合後房子的報價明顯開始高於成交價。
住宅性商品房成交情況。十堰市樓盤尤其是核心樓盤入住率其實不高,商品房的空置麵積較多。據十堰市房產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月31日,十堰市70個在建、在售住宅項目的總建築麵積達到1250餘萬平方米,在人口方麵,十堰市總人口340萬左右,城區人口80多萬。2012年十堰市商品房銷售狀況十分疲軟,2013年預計20%的增長幅度,僅在十堰市東部新城的主幹道北京路沿線,在建、在售房地產項目就多達20個,從表1可以看出,城區主要樓盤的成交麵積是比較少的,存房量地產項目至少需要消化12年,十堰市能否支撐的商品房市場已成當下之憂。
1.2調查問卷分析
我們共發放200份問卷,回收172份,回收率86%。我們的調查對象有各個工作崗位、各年齡階段、不同性別的市民,比較能夠反映問題,比較全麵,數據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市民購房意向調查。意向購房麵積。近60%的市民意向購房麵積在90-130平方米範圍內,近33%的市民意向購房麵積超過130平方米,還有近7%的市民意向購房麵積小於90平方米。
商品房價格。12.58%的市民認為房價應該在每平方米2000元下以下,71.88%的市民認為應該在每平方米2000-4000元之間,13.54%市民認為可以在4000-9000元之間。
購房目的。市民買房的動機主要表現在追求舒適或求榮、求美、求實、攀比、從眾、投資等,從本次調查的結果看,58.58%的市民買房是為了滿足基本居住需求,近30%的市民買房是為了工作需要、為子女預購等,用於投資的比例不到10%。
購房考慮因素。最大的影響因素是房價(28%),其次是環境(15%)、交通(12%)、周邊配套設施(11%)等。
住宅性商品房市場狀況。收入情況。73%的市民月收入不超過6000元,18%的月市民收入不到2000元,月收入超過6000元的不到10%,可見大部分市民的月可支配收入還是很低的。
房產擁有情況。55%的市民擁有一套住房,基本滿足居住要求,擁有兩套住房的市民不超過17%,還有近24%的市民沒有房產。
對房價的看法。近65%的市民認為房價偏高,14.29%的市民完全無法接受。在擁有一套住房的55%的市民之中還有一部分擁有的房產並不是近幾年新建設的商品房,而是以前購買的或者是單位的福利房,可見十堰市的商品房房價與普通市民的收入之間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從近幾年十堰市城區房價走勢圖可以看出來。
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看法。近80%的市民關注過,覺得政府調控有益,效果可能還不太顯著,78%的市民認為政府的調控效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