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聯網技術對鋼鐵物流倉儲行業的考驗
運用物聯網技術的重要性已在政府和企業形成共識,國內的鋼鐵物流業在迎接智慧物流蓬勃發展的同時,還將麵臨諸多考驗:
第一,物流行業的物聯信息如何以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共享的問題。在現有的物聯網產業體係中,不同行業、領域的物聯網局部應用是獨立的,沒有一個統一的網絡體係,但建立統一的信息集成平台和一套信息共享標準對於鋼材物流市場來說是必要的,這不僅是物聯網發展的未來趨勢,也是鋼材物流行業的物聯網應用實際需求,這樣才能實現貨物的流通過程的監管和可追溯。另外,使用統一的標準進行物流信息的共享也是未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各行業與全球的其他同行業進行對接與互聯的實際需要。
第二,如何在物聯網物流領域進行多種技術的整合集成。目前較為主流的物流網感知技術主要是RFID和GPS技術,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藍牙、傳感技術、M2M技術、視頻技術等也將得到發展,如何在物聯網物流領域實現多種技術手段在一個統一的信息平台上的集成,是有待解決的難點問題。
第三,一切涉及信息共享的技術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安全的隱患,物聯網技術也不例外。由於物聯網中涉及的信息會在業務流程參與方之間進行傳遞,這就需要對信息的使用和操作權限進行嚴密規劃,挖掘可能會對業務流程參與方造成潛在不利影響的因素,並根據信息使用和操作情況進行處理,對業務流程參與方之間的保密協議進行合理設計,從而達到約束業務流程參與方行為,保障各自利益的目的。
第四,物聯網作為新興技術和新興事物,在現有的法律法規體係中還存在著監管空白和灰色地帶,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加強合同條款的完備性與嚴密性,對法律法規無法涉及的空白領域做好補充規定,形成具有約束力的合同條款,對合同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規定。
第五,在倉儲管理中引入物聯網技術,畢竟需要在設備、技術、人力資源等等方麵的投入與培訓,以及相關技術的持續更新完善,作為企業就要算效益賬,前期的投入與後續在生產、運輸、倉儲、配送、銷售環節由於效率提升安全度提高,所帶來的收益是否值得。物聯網的前景光明,但也要量力而行,最起碼要考慮投入的時機與公司的持續投入能力。
在鋼鐵流通領域的全過程、全環節中使用物聯網技術進行業務流程優化,可有效規避鋼貿倉單重複質押、虛假質押等一係列動產監管中的管理漏洞,改變以往的粗放管理方式,從操作層麵降低動產質押風險,實現對動產的無縫監管,使鋼材這一動產具備不動產的屬性。物聯網的動產質押將深刻改變供應鏈金融的模式,降低鋼鐵物流倉儲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將會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也為中國的物流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