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析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2 / 3)

2.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在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具體巨大成效的同時,不能忽視的是,同樣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隻有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並深入剖析其內在原因,才能夠更好的進行唐山市創新型城市的進一步建設。本課題組借助唐山市發布的《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評價考核指標體係》和以該評價指標為依據統計獲得的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數據,對其進行分析,對於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

2.1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各縣區創新投入差異巨大。創新投入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基礎,在創新投入中既包括企業的投入,又包括政府的投入。本課題利用“科技創新投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支出占GDP的比重”(二級指標x2)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二級指標x5)對於唐山市科技投入進行分析,發現唐山市各縣區科技投入差異較為顯著。其中,指標x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平均值為100.47%,隻有7個縣(市)區的指標值在平均數以上,11個縣(市)區的指標值在平均數以下,並且在10%以下的有路南區(3.51%)、灤縣(2.50%)和古冶區(0.45%)三個縣區,科技創新投入差異極大;指標x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的平均數為31.37%,隻有6個縣(市)區的指標值在平均數以上;豐南區、路南區在創新投入方麵占有優勢,平均數以上的有9個縣(市)區,然而仍然有一半的縣(市)區的創新投入指數在平均數以下。可見,唐山市創新投入差異巨大的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如不及時加以調整,必將影響唐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整體水平。

同時,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指標中,在100%以上的僅有路北區(110.71%)、遷西縣(105.47%)、蘆台區(100%)3個縣(市)區,其餘15個縣(市)區的指標值均在100%以下,說明唐山市企業在科技創新投入中,不僅是差異巨大,投入水平也有所不足。

企業創新依然薄弱。企業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主體。通過對於“企業創新指數”指標進行分析,我們發現,除了高新區表現顯著優異(117.03%)外,唐山市大部分縣(市)區的企業創新均表現不佳(企業創新指數均在100%以下,平均值僅為35.05%),其中指數值在10%以下的有5個縣(市)區古冶區(0.00%)、灤縣(0.41%)、樂亭縣(4.64%)、海港區(6.28%)、遵化市(9.85%)。企業創新能力薄弱,致使唐山市缺乏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持續動力。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低。在“科技成果轉化指數”指標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遵化市的成果轉化指數居高(205.84%),其次是豐潤區、玉田縣、開平區、高新區、豐南區、灤南縣、曹妃甸、漢沽區,這些縣(市)區的成果轉化指數對創新城市發展綜合指數的貢獻均為正。其餘縣(市)區的成果轉化指數對綜合指數的貢獻均為負。18個縣(市)區的平均值為98.90%,9個縣(市)區在平均數以上,9個縣(市)區在平均數以下。位於排名後三位的是:樂亭縣的成果轉化指數為0,其次是古冶區的成果轉化指數僅為13.64%,蘆台區的成果轉化指數為25.76%。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差,使得科技成果難以應用於創新型城市的建設實踐。

高新產業發展仍然落後。在“高新產業指數”中,路北區(228.06%)表現突出,高新區和遷西縣次之,而其餘15個縣(市)區的高新產業指數均在100%以下,平均值僅為50.40%,有1/3的縣(市)區(6個)指數水平無法達到10%。整體水平偏低,致使高新技術產業無法對於其他產業的轉型發揮引領作用,阻礙唐山市資源性城市向創新型城市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