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產業競爭情報在產業風險預警中的作用
我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麵臨諸多挑戰,一方麵是由於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不足和短板,另一方麵是來自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對手對我國產業優勢的強大壓製。因此,將產業競爭情報引入產業風險預警工作,對完善產業風險預警理論與方法、進行產業風險預警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產業競爭情報在產業風險預警中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可以實現對產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實時監測,快速分析產業自身發展情況及來自競爭對手的威脅程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對產業風險做出實時應對。產業動態監測是產業競爭情報的核心產品之一,即時或定期發布產業及其競爭對手的最新動態,可以實時、動態監測產業變化,及時識別產業風險因素,快速進行警情發布,提出應對措施。
二是可以及時、快速地捕捉產業風險的早期信息,在風險對產業發生危害前提前進行應對,盡量降低風險對產業造成的損失。產業競爭情報不僅可以對產業潛在風險因素進行實時監測,而且還可以提供產業發展趨勢、政策環境、技術創新、競爭對手等方麵的深度分析報告,預測產業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環境的未來變化,在風險發生前對其進行識別,並將警情扼殺在萌芽之中,實現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可以降低企業風險預警成本,提高企業及整個產業的風險抗擊能力。產業競爭情報作為準公共物品,麵向的是整個產業鏈內的所有企業。因此,利用產業競爭情報開展風險預警工作,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及時、全麵的產業動態情報、競爭對手情報、技術競爭情報、市場情報以及政策法規情報,為企業減少風險規避成本,提高企業及整個產業的競爭力。
2.2產業競爭情報在產業風險預警中的具體應用
產業競爭情報作為產業風險預警的指導理論,在產業風險預警中的每個步驟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認為,產業競爭情報在產業風險預警中的應用具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麵:
第一,風險識別與預警指標體係建立。產業競爭情報是以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優勢為目的的,其關注的重點內容不僅涵蓋產業產量、共性技術等產業自身情報,還重點關注政策法規、市場環境等產業環境情報以及來自競爭對手的競爭對手情報。因此,在產業風險預警過程中,應從產業自身、產業環境和競爭對手三個維度來識別產業風險,構建預警指標體係。
第二,情報收集與分析。在產業競爭情報服務過程中,產業競爭情報形成了涵蓋各類產品的綜合產品線,例如:產業發展態勢定期監測產品;市場分析、產業政策等領域的深度分析報告;競爭對手、目標市場等相關基礎數據庫;公共信息平台及時推送;等等。因此,在產業風險預警過程中,可以綜合利用產業競爭情報的各類產品對產業風險因素進行實時跟蹤與監測,並針對特定風險因素進行情報深度分析與風險評估,從而為產業風險預警及時、迅速、高效地提供情報支撐。
第三,風險預警運行機製構建。由於產業風險預警易出現“搭便車”現象,因此傳統的麵向整個產業內企業群體的產業風險預警工作通常由非盈利性科研部門、行業協會等第三部門完成。實際上,盡管產業風險預警是麵向產業進行的活動,但其受益對象不僅包括產業,還包括企業及政府。隻有企業、政府及第三部門聯合起來,通過合作來分享各種信息與資源,才能更好地規避產業風險,實現產業健康發展。產業競爭情報作為一種準公共物品,其供給主體具有多元化,包括政府、行業協會、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及營利性科研機構等多個部門,可以協同提供更加全麵準確的情報。同時,產業競爭情報的服務模式也具有多樣化,可以由各個部門單獨進行,也可以由政府或第三部門牽頭、協同組織多個機構共同進行。因此,可以將產業競爭情報引入產業風險預警運行機製中,協同組織多種情報供給主體,共同開展風險預警工作,促進產業風險預警工作實現有序的良性循環。
3.結束語
從本質上講,產業競爭情報與產業風險預警工作都是對相關信息進行搜集、識別、監測、分析與利用,因此,將產業競爭情報引入相關產業的風險預警工作中,有利於通過對產業環境的動態監測,及時了解產業及產業環境變化情況,識別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因素,適時發布相關預警信息,規避產業風險,保持和增強產業優勢,促進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說,產業競爭情報是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礎性保障,產業風險預警是產業競爭情報的重要應用領域。
但是,由於產業競爭情報概念提出時間較短,尚未形成成熟、完善的理論體係,因此,目前從產業競爭情報角度開展產業風險預警研究和實踐的案例較少,僅有陳峰、張立超等學者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因此,加強產業競爭情報在產業風險預警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是未來產業競爭情報領域及產業風險預警領域的重要工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