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羅與中國
對於中國人來說,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一個“意外”。
大部分人看好的是村上春樹,阿多尼斯也被認為是熱門。愛麗絲·門羅獲獎消息公布後,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公司普及出版部總編林道群發了一條微博:“昨天押阿多尼斯獲獎。”配發的照片是一本新書的封麵:阿多尼斯的詩歌集《時光的皺紋》,圖書的封麵和書脊上赫然打出了“諾貝爾文學獎阿多尼斯”和諾貝爾文學獎的標誌。
排在博彩公司賠率榜前10位的作家,大部分都有中文譯本,除了匈牙利作家彼得·納達斯和韓國詩人高銀。以短篇小說見長的門羅,也有中文版作品問世,不過隻有一部《逃離》在內地出版——2009年由新經典策劃、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一共印了5萬冊。
在中國雖“遇冷”,但愛麗絲·門羅在英語市場上卻算是暢銷書作家。她的小說經常在美國的《紐約客》、《大西洋月刊》等媒體上發表,從1968年到2012年,她在美國出版了14本小說集。其中小說《熊從山那邊來》還被改編成電影《遠離她》,獲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在漫長的創作生涯裏,門羅獲得過30多個重要的文學獎項,其中最重要的是兩次獲得加拿大總督獎,兩次加拿大吉勒文學獎,一次布克文學獎和一次布克國際文學獎,三次英聯邦作家獎。
在中國,除了《逃離》之外,門羅的作品基本上隻有《世界文學》雜誌上發表——幾篇小說和一些訪談。加拿大女作家裏,在中國名氣更大的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她的小說經常被翻譯成中文。“門羅隻寫短篇小說,阿特伍德詩歌、小說、散文什麼都寫,國際影響力比門羅大得多。”《世界文學》雜誌現任主編高興告訴媒體,自己對門羅的獲獎也很意外。
1998年第6期《世界文學》雜誌刊登了其編輯莊嘉寧翻譯的門羅中篇小說《善良女子的愛》。因為這篇小說,門羅也成為了這期雜誌的封麵人物。
作家蘇童當時看了愛麗絲·門羅的小說,非常喜歡。2005年,在編選《一生的文學珍藏——影響了我的二十篇小說(外國小說讀本)》時,收入了門羅的短篇小說《辦公室》,排在這本書的第3位,僅次於馬裏奧·貝內德蒂的《阿內西阿美女皇後》和君特·格拉斯的《左撇子》,排在卡夫卡、約翰·契弗、卡森·麥卡勒斯的前麵。“《辦公室》記敘了一個家庭婦女租用一間辦公室寫作的故事,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幾天交往,如此日常化的敘述手段,卻像外科醫生一樣精準地翻開那些褶皺,讓我們看見了別人或者我們自己深藏的汙垢。”蘇童對門羅的小說評價很高。
如今,門羅拿了諾獎,蘇童很高興自己的眼光:“門羅這樣的短篇小說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獎給短篇小說作家,真的是史無前例的一個突破。”
在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在中國冷門的短篇小說迅速熱了起來。
北京時間2013年10月10日,門羅獲獎消息公布一小時後,譯林出版社和江蘇人民出版社在微博上展開了一場爭奪戰:譯林出版社宣布自己獲得了愛麗絲·門羅7本圖書的版權。江蘇人民出版社宣布10月底將出版愛麗絲·門羅的6本書。
但兩家出版社公布的名單裏,有6本書的名字相同。隻是譯林出版社多了一本《公開的秘密》。江蘇人民出版社和譯林出版社都歸屬江蘇鳳凰出版集團,在同一棟大樓裏辦公。但愛麗絲·門羅獲獎帶來的巨大商業利益,讓兩家出版社顧不得平時的情麵,都不肯鬆口讓步。
譯林出版社副總編輯袁楠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譯林出版社2013年初就和門羅的版權代理人達成了出版意向,在公布愛麗絲·門羅獲獎消息後,譯林出版社第一時間聯係了德國版權人,再次確定T6本書的中文出版權。江蘇人民出版社編輯蔣衛國則表示,門羅6本書的出版權還在江蘇人民出版社手中,和版權代理公司簽訂的合同2014年到期,6本圖書即將下廠印刷,IO月底全部上市。門羅作品版權代理人黃家坤的手機一直處於忙碌狀態,也沒有回複消息,門羅作品的版權代理方的曖昧,也讓門羅作品的出版爭奪戰變成了一個謎。
目前,這場版權爭奪戰還沒有結束。上海99讀書人圖書公司的編輯彭倫分析,“畢竟都是一家,肉在同一個大碗裏,我估計兩家可能會合作出版,說到底最後無非是財務數字計算問題。”
即使門羅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蘇童對其作品的市場問題還是有些擔心:“中國讀者的傳統習慣是讀長篇小說,長篇小說更有市場暢銷潛質,短篇小說的市場其實很小,海明威等作家的短篇小說集比他們的長篇小說銷量小很多。靠諾獎的力量,門羅作品能不能改變這個現象,我很好奇。”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