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啟需先設“打假”紅線
財專欄
作者:袁元
要想讓IPO重啟取得監管層、擬上市公司以及投資者的三重認可,讓國內股市走出目前低迷徘徊的局麵,在IPO重啟之前,應該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為“造假”上市的公司劃出一道監管“紅線”。
由於市場紛紛傳言I PO有望重啟,這讓進入5月以來的股市走勢呈現出箱體整理的上下兩難態勢。I P O重啟後國內股市的不確定走勢,讓投資者很難做出投資抉擇。
I PO重啟後國內股市到底是走牛還是走熊,這是市場自主選擇的問題,誰現在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不過,要想讓IPO重啟取得監管層、擬上市公司以及投資者的三重認可,讓國內股市走出目前低迷徘徊的局麵,在I PO重啟之前,應該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為“造假”上市的公司劃出一道監管“紅線”,一旦發現擬上市公司有財務造假行為,根據此監管“紅線”的相關規定,對擬上市公司進行嚴厲懲處,勿謂言之不預。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創業板的開設,很多優秀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的資本力量,完成了“中國星跳躍”的完美一躍,實現了實業與資本的有機融合。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也引起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企業覬覦,這些抱著不良用心的企業沒有把心思用在腳踏實地做大實業,再尋求上市方麵,而是想走出一條通過財務數據造假包裝上市,以獲取暴利的道路。一些擔負著對擬上市公司進行上市輔導以及財務數據審查的中介機構對於這些企業的不良需求,不僅不加以製止,反而是看在利益的份子上,與這些企業沆瀣一氣,相互串通,為這些企業的造假上市大放綠燈,使得一些完全不符合上市公司條件與資質的企業得以在漂亮的財務數據粉飾下蒙混過關,混入上市公司的行列。
近日證監會對造假上市的萬福生科作出了嚴厲懲處,擬責令萬福生科改正違法行為,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對其董事長龔永福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同時對嚴平貴等其他19名高管給予警告,並處以25萬元至5萬元罰款。此外,擬對龔永福、覃學軍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作為萬福生科上市保薦人的平安證券,也先行支付3億元向投資者做出賠償。
從2011年11月對險些造假上市成功的勝景山河被終止上市,到如今對萬福生科的造假行為處罰,監管部門對於造假上市的企業一直保持高壓態勢,但是為什麼一些企業仍然抱著“僥幸”的心理鋌而走險,是因為財務造假上市的成本相對較低,一旦上市成功的話,其獲利可想而知。因此,要想刹住造假上市的歪風,必須在上市審核前期設置一道監管“紅線”,明確企業造假上市應該承擔的責任。在這方麵,我們不妨可以借鑒香港監管部門的做法,當洪良國際因為涉嫌財務造假上市被發現後,判令洪良國際將募集資金全數退還給投資者。隻有讓財務造假上市的企業感到無利可圖,還要承擔相應的經濟懲罰,資本市場才能得以良性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讓中國資本市場IPO恢複正常,為市場引入更多的優質上市公司資源,首先得從打擊造假上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