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旋風再起
財專欄
作者:童第軼
對比前三次巴菲特訪華的行程,可以發現這次巴菲特訪華是唯一一次與中國政府高層官員會談。有分析員預測,唯一有可能促成巴菲特與汪洋副總理會見的,有可能是巴菲特希望或受邀投資中國的某國字頭企業。
近期巴菲特概念股在內地資本市場掀起一股熱潮,巴菲特在5月中旬突然訪華,令內地投資者浮想聯翩。盤麵上,太陽能、新能源等概念股異軍突起,比亞迪A股更是強勢漲停,連續創下新高。巴菲特這次中國行的意義,是否也就是幫著比亞迪的股票火了一把那麼簡單呢?未必。
從公開資料完全無法獲知巴菲特此行中國的真實目的,但對比前三次巴菲特訪華的行程,可以發現這次巴菲特訪華是唯一一次與中國政府高層官員會談。有分析員預測,唯一有可能促成巴菲特與汪洋副總理會見的,有可能是巴菲特希望或受邀投資中國的某國字頭企業。或許這就是一種預測,但事實終究會水落石出的。
近期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召開了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會議期間巴菲特稱,美國要達到能源獨立,還需要走一段長路,這給了他很好的投資空間。所以,巴菲特早早地就著手他的新能源布局。他麾下的中美能源公司不斷地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能作為石油的替代能源的頁岩油項目上。與此同時,巴菲特也做好了鐵路運輸布局。2009年,他以260億美元收購北美最大的鐵路運營商之一BNSF鐵路公司,而BNSF之所以能夠在鐵路石油運輸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正是得益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所擁有的這些頁岩油開發項目。在談到清潔能源在未來能源架構中的角色時,巴菲特認為太陽能是非常理想的能源,真正有助於太陽能利用的是如何更好地儲存太陽能。當發電機發電時,電能可以被很好地儲存起來。我們有很多風力發電設施,但每次僅有30%的風能得到利用。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可以承載各種生產能力的基地。如果能源可以更有效地被儲存,我們就可以更大規模地使用這些能源。
不懂的東西就不去碰,這是巴菲特多年來堅持的投資原則之一,他曾經因此錯過了網絡股、科技股帶來的高速增長的機會。當然,他也避開了網絡泡沫破滅時帶來的風險。堅持不碰不懂的行業,讓巴菲特在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雲中,極少出現損失。巴菲特說:“中國的企業一直表現不錯,中國的企業家也做得很好。我想會有很多做得很好的公司,如果中國整體的經濟向好,這些企業也會表現得很好。如果遇到利空,不用花很多錢就能買到這些股票。投資股票的真諦就是,公司賺錢了,你的股票就能賺錢。我相信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公司,堅定持有它們10年20年,就會有很可觀的回報。”巴菲特又說到了他對投資機會的另一種理解:“對投資和商業了解得越多,就會做得越好。我認為不停嚐試買進和賣出股票是最大的錯誤,有的人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短到隻有一周、一個月。股票投資依靠頻繁地交易並不能奏效。長期持有一家強大的、知名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有很多,持有比如5到10年,就會有很好的收益回報。投資本身是很好的一個行業,但頻繁的交易就如同賭博,會將好的行業變成了最糟糕的行業。”
巴菲特解釋自己的成功,反複強調幾個很簡單的原則:不投資不熟悉的行業,即使看上去是未來的朝陽產業;一定要等到股價足夠低,達到某個安全邊際時才能下手,即使周圍的人都買瘋了,而且似乎要賺得盆滿缽滿,也一樣不為所動;隻投資在未來10年20年能夠持續帶來收益的企業,哪怕現在這些企業還需要大量的投入。理解這些原則不難,難在堅守與執行。針對當前市場的情況,巴菲特的原則似乎沒有與時俱進,但最終的結果還會是笑到最後的才會是笑得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