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啟程:央美2013研究生畢業展(2 / 2)

在本次畢業展期間,和其他忙碌於畢業展的同學一樣,陳明強充實而焦慮著。在畢業展的同一天,陳明強還要參加自己在元典美術館“感應器”展覽的開幕式,同時也要為自己留校教師資格審查做準備,他的這個畢業季是忙碌的。在談到這次的畢業創作《愛甲》時,陳明強說,作品是獻給妻子的禮物。在2013年,陳明強和自己相戀多年的女朋友結婚了,在拍攝結婚照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成為了婚紗照的配角。出於對這點的不滿,同時也是出於對愛情的思考,陳明強用兩年的時間,用日常家當、舊水壺等材料製作了這套《愛甲》。陳明強說,愛情是浪漫的,但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的日常瑣事中。與此同時,他今年的畢業論文則是關注中國的結婚證的變遷史。可見,陳明強的畢業作品、畢業論文和自身經曆有著密切關係。談到以後的創作傾向,他說想尋找大眾文化和當代藝術作為精英文化之間的平衡點,希望在作品呈現上能夠進入大眾。

畢業之際談到自己未來,陳明強回顧了自己“先鋒班”畢業的幾年生活,覺得創作之路異常艱辛,但最終堅持下來,深感自己的創作方向越來越明確。他從美院畢業到宋莊,從宋莊到黑橋,再到重新回到美院讀研,經曆也是同時期美院研究生的經曆。現在,陳明強依舊等待學院最終的結果,順利的話,他將成為實驗藝術係未來的年輕教師,穿梭在學院與當代藝術實踐前沿之間。

劉少寧,2013級國畫係畢業生,師從畢建勳先生,創作一直堅定著自己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來自農村家庭的劉少寧保持了一貫以來的樸實的品質,與他的同學華其敏先生的學生孫峰一樣,他們一直在關注底層與農村的故事。本次的畢業展,劉少寧展出了作品《愛灑高原》,這幅作品從準備創作到最終裝裱,曆經一年多的時間。

劉少寧的創作一直以寫實為主,這也是很多美院學生的方向。當代藝術中對於寫實的邊緣化,使得很多美院學生對此感到困惑,劉少寧認為自己在很長時期內是受到這種否定聲音的困擾的。5月19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召開的“時代與使命: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研討會”上,賈方舟就做了《寫實在當代藝術中的可能性的發言》,談論了寫實與當代藝術的關係。最近一年以來,寫實重新被藝術界關注,美院的寫實力量可能預示著未來藝術發展的一個潛在的寫實藝術家群體,其中劉少寧的創作可以看作是寫實創作在美院的麵貌。

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去向時,劉少寧更傾向於進大學當老師,但在此之前,可能要經過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不過,對他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畫畫好,所以,未來的發展還是會圍繞著國畫創作展開。劉少寧也坦言,自己在未來有進一步的學習計劃,比如攻讀博士,不過當下最重要的是找工作,因為在畢業創作期間沒時間找工作。

除了陳明強和劉少寧這樣的青年藝術家之外,美院其他年輕的未來藝術從業者都從畢業展中獲得了一些展覽機會,比如最近在草場地荔空間的展覽“浮遊:當代藝術展”中就出現了剛在美術館展覽結束之後的吳夢詩的作品。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展在美術館展覽為很多學生創造了後續的機會,有很多類似於吳夢詩這樣的學生,得到了自己走出學院的展覽合作機會。

5月19日,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研究生畢業展悄然落幕,緊接著,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生畢業作品展又來開了序幕。一代年輕的藝術家即將告別校園,開始新的啟程。

告別青春,與藝術遠行。青春散場,藝術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