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將軍山——紅色光芒耀大方(1 / 1)

將軍山——紅色光芒耀大方

大美畢節

作者:張波 李文勇

距大方縣城西北麵約5公裏的地方,有一道由幾十座峰巒形成的天然屏障,是貴州通往黔西北,連接四川、雲南的交通要道。群峰之中,一座名為將軍山的山峰尤顯雄壯。70多年前,這裏曾發生過一場著名戰役——將軍山戰役,成為紅軍長征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6年2月,紅軍長征到達黔西北後,紅二、六軍團開辟了以黔西縣、大方縣和畢節縣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並在畢節建立了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紅色政權的建立,嚴重威脅了國民黨在黔西北的統治根基。敵人不甘政權落入他人之手,組建了一支由500人組成的“尖兵營”從遵義出發,向黔大畢根據地進犯。

1936年2月18日,國民黨萬耀煌部突破紅十八師黃河、沙壩(大方南郊)防線,占領了大定(大方)縣城,準備取道將軍山進攻畢節。紅六軍團獲悉敵人意圖後,迅速在將軍山一帶占據有利地形,部署兵力形成伏擊圈。2月19日清晨,敵“尖兵營”向將軍山開來,10時許全部進入伏擊圈。這時,紅六軍團軍團長肖克一聲令下,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敵人傷亡慘重,被迫向雷打樹高地撤退時,又遭紅六軍團另一支伏軍襲擊。此時,敵軍已慌不擇路,盲目向東關林方向突圍,正好被等在坡後的紅軍擋住了去路,使其成為甕中之鱉。

將軍山一役,紅二、六軍團一舉殲滅國民黨萬耀煌部下一個加強營七個連,打死打傷100多人,俘虜300多人,繳獲各類槍支300多支。紅六軍團完成阻擊任務後,奉命撤回畢節。

軍團長肖克把這次戰鬥定名為將軍山戰役。紅軍在這次戰役中以很小的代價換來長征途中的重大勝利,為休整和建設根椐地贏得了寶貴時間,也給追擊紅軍的國民黨萬耀煌部以沉重打擊,使之不敢再輕易冒犯。

為緬懷先烈,啟迪後人,將軍山戰役舊址在1981年被列為大方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大方縣政府在將軍山下修建了一座紀念碑。紀念碑聳立在蒼山翠柏從中,高16米,碑身由鋼筋水泥鑄就,方身寶鼎,正麵“將軍山之役紀念碑”八個大字為肖克將軍親自題寫,背麵是對將軍山戰役的文字介紹。左右兩側各係一幅大理石浮雕:一幅為將軍山戰役場麵縮影,另一幅為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委會成立概況。

為做到“通過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深入、持久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提高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全社會進一步發揚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利益和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良好風尚”,2012年,大方縣對將軍山戰役舊址重新修繕,對將軍山戰役紀念碑、廣場、欄杆(板)、走廊等進行全麵維修,使之成為大方縣境內一處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每逢重要節日,許多團體組織紛紛來到紀念碑前,進獻花圈,寄托哀思,緬懷革命先烈。

為讓更多人了解曆史,大方縣把將軍山列為紅色旅遊重點開發景點,使將軍山熠熠生輝,紅軍精神永放光芒。(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