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文化建設亮點掃描
文化觀察
作者:嶽振 羅光華
“奢香文化”助旅遊
在電視劇《奢香夫人》播出之前,奢香夫人少為世人知曉,她的生平故事、為西南民族團結所做出的曆史貢獻,也多隻見於有關曆史文獻中。
2011年秋天,30集電視劇《奢香夫人》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熱播,奢香夫人及其所處時代與環境的曆史麵貌,得到一次非常成功的藝術化呈現。
《奢香夫人》以彝族曆史文化為題材,講述了600多年前彝族女英雄、政治家奢香在貴州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安全和邊疆穩定的故事。寧靜、呂良偉、王思懿等知名演員把這部曆史題材電視劇演繹得跌宕起伏、活靈活現。
出現在電視劇《奢香夫人》裏麵的許多曆史名詞,諸如改土歸流、貴州宣慰府、水西政權、靄翠部落等,逐漸被觀眾悉知。畢節少數民族文化沿革的曆史軌跡,開始為當地旅遊事業注入一股古老而厚重的神秘力量,引得遊客紛至遝來。
據報道,《奢香夫人》開播後,畢節市大方縣奢香博物館和“貴州宣慰府”曾在3天內迎接省內外遊客逾15000人次。2012年中秋、國慶期間,奢香故裏大方縣迎來曆史客流高峰,全縣共接待遊客49.25萬人次,同比增長198%;旅遊綜合收入4.13億元,同比增長223.6%,其中,僅“貴州宣慰府”就接待遊客83000多人次。
根據規劃,畢節慕俄格古城的古彝文化園,以重建的貴州宣慰府和奢香博物館為核心,占地總麵積近5平方公裏,總投資近100億元。慕俄格古城工程把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相結合,擬建成中國古彝文化的交流和研究基地、國家4A級景區、影視拍攝基地等。
一片木葉奏樂章
貴州民族民間文化形式繁多,各地各民族幾乎都能拿出自己的絕活兒,許多表演令人叫絕。但要說可觀可聽、聲音脆美者,還是要數木葉口技表演。畢節為此傾注了不少政策力量。
“遊方坡上春光媚,摘片木葉信口吹;一片木葉一片情,聲聲繞著山寨飛……”“大山青青繁花茂,彩蝶紛飛會山坡;哥有情來妹有意,木葉聲聲傳戀歌……”“月亮出來月亮彎,心上人兒在家嗎?摘片木葉來吹起,歌聲傳情到你家,木葉響起快快走,別把老表丟這方……”這些帶有濃烈地域民族民間風情的歌曲,在木葉清脆音律的吹奏下,更加動人心弦。
2013年3月底,畢節市首屆“民間文化木葉聲聲杜鵑紅”口技大賽成功舉辦,木葉演奏成為畢節民族民間文化盛宴的一道精彩看點。
“大方天緣管弦樂隊”成員石馭今年58歲,今年也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的吹木葉比賽活動。石馭說,他年輕的時候在老家,村子裏麵姑娘小夥都會吹木葉,但是現在到城裏生活了,發現會吹木葉的人越來越少了。“吹了幾十年的木葉,一直沒有人重視,如今總算有人重視了。”
木葉口技、原生態民俗歌舞等是影響廣泛、可持續發展趨勢好的民族民間文化品牌,其對畢節旅遊事業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首屆“民間文化木葉聲聲杜鵑紅”口技大賽等一些列文化活動結束之後,畢節市將加大對優秀選手的培養力度,組織優秀選手進行培訓,經過進一步的創意設計,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品牌,組建文化產業市場主體,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形成特色文化產業。
青年作家群崛起
黔西北青年作家群體在貴州乃至全國文學圈聲勢漸起。這些“80後”、“90後”作家,人多、勢眾、力強,成為貴州同時代文學群體翹楚。
1984年出生的曹永成為貴州作家協會最年輕的理事,經貴州省作家協會推薦參加了魯迅文學院第十五屆青年作家高研班學習。
1985年出生的啞木、1986年出生的彝族青年作家羅逢春參加了魯迅文學院西南班學習。
1984年出生的徐源、1986年出生的馬關勳參加了魯迅文學院貴州少數民族班學習;徐源還於2011年參加了《詩刊》社第27屆“青春詩會”。
1989年出生的若非,現為省作協會員,就讀於貴州民族大學。其作品發表於《詩刊》、《星星》詩刊、《山花》、《詩選刊》等,已出版長篇小說《憂傷開滿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