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山何處埋忠骨(1 / 1)

青山何處埋忠骨

高原紅旗·畢節

作者:覃愛華

錢壯飛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最重要的情報人員之一,在我黨隱蔽戰線曆史上他與李克農、胡底一起被周恩來譽為“龍潭三傑”。

1929年底,他根據黨的安排,打入國民黨核心特務機關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憑著忠誠與機智,為黨和紅軍獲取了大量重要情報。特別是1931年4月,顧順章被捕叛變,他將此情況立即報告黨中央和周恩來,對保衛黨中央及中央領導同誌的安全,做出重大貢獻。1931年6月轉移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後,他先後擔任紅一方麵軍政治保衛局局長、中革軍委總參謀部二局(情報局)副局長等職。

1935年3月底4月初,錢壯飛隨中央紅軍長征在貴州期間,南渡烏江時失蹤犧牲。

新中國成立後,為弄清錢壯飛犧牲情況,有關部門作了長時間的深入調查,查訪了一批當事人,征集了大量曆史資料。1984年,總參某部曾召集烈士戰友及黨史專家等座談論證。由於各種原因,調查工作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焦點集中在錢壯飛犧牲在烏江北岸的金沙縣境還是在烏江南岸的息烽縣境上。直到本世紀初,錢壯飛是如何失蹤犧牲的仍是未解謎團,成為中共黨史上的懸案。

1999年底2000年初,省內外一些報刊相繼對所謂“破解錢壯飛犧牲之謎”進行報道和無根據的炒作,引發爭議。國家有關部門和中共貴州省委十分關注,責成省委黨史研究室和省國家安全廳務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進行認真調研,提出明確意見。

從2000年3月下旬起,時任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吳廷述帶領與省國家安全廳聯合組成的調查組多次到息烽縣、金沙縣進行實地調研。息烽方麵所稱錢壯飛犧牲地流長鄉沒良坑距鄉政府約2公裏,大片耕地中間有一個幾十米深的洞,據稱當年錢壯飛被匪徒騙到洞口推下後犧牲的,洞內還有十餘位紅軍烈士遺骸。流長中學1995年在洞口立了塊錢壯飛烈士紀念碑。金沙方麵所稱錢壯飛犧牲地後山鄉(原屬沙土區)堰田岩距烏江梯子岩渡口約一公裏。據稱當年錢壯飛追趕部隊至此,被當地土頑黎叢山推下山岩犧牲。1991年,金沙縣委、縣政府在沙土鎮石觀音山頂修建了一座錢壯飛烈士紀念碑。後山鄉黨委、政府因烏江漲水把原群眾修建的錢壯飛烈士墓移至張家埡口。調查組還詳細查閱了兩地征集到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建國初對當事人、知情人的調查材料。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2000年11月3日,省委黨史研究室與省國家安全廳在遵義縣烏江鎮聯合召開了“錢壯飛犧牲情況座談會”,與會的有關部門領導及專家學者,貴陽、畢節、息烽、金沙、遵義等地有關方麵負責同誌等根據所掌握的材料,對錢壯飛烈士失蹤的原因,犧牲的時間、地點等問題進行研討。多數專家依據調研情況和掌握材料提出了錢壯飛犧牲在烏江北岸後山鄉可能性更大的傾向性意見。會議鑒於錢壯飛犧牲地點問題不能久拖不決、技術鑒定條件不足,而錢壯飛在南渡烏江過程中失蹤犧牲的基本事實、基本線索大致清楚,專家意見基本一致的情況,提出了由上級組織研究認定的意見。

經專程征求烈士親屬意見後,2001年8月,省委黨史研究室與省國家安全廳就錢壯飛犧牲地點問題分別向中共貴州省委、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請示報告。中央黨史研究室和國家安全部研究後回複:同意貴州方麵意見,即在發現新的確定的根據以前,將錢壯飛犧牲地確定在貴州省金沙縣後山鄉,犧牲時間為1935年4月1日。

至此,錢壯飛烈士犧牲情況的組織調查認定工作塵埃落定。2002年4月,貴州省在金沙縣舉辦錢壯飛烈士犧牲68周年紀念活動,國家安全係統及貴州省委的領導、錢壯飛烈士親屬等到後山鄉錢壯飛烈士墓前舉行了祭奠儀式。目前,錢壯飛烈士陵園已建設成為國家安全係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貴州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成為了貴州省紅色旅遊的重點景區。(作者係貴州省委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處處長責任編輯/孟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