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增強中小學體育課乒乓球教學實效的可行性對策(2 / 2)

(四)豐富乒乓球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1.技術教學方麵。教師要創造性地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分解乒乓球的技術要點,讓學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在學生初學拉弧圈時,如果采用一人供球,一人學拉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興趣不易持久。這時可以給學生製造一些有坡度的方法,先讓學生自己對牆學拉地麵反彈球,再拉地麵反彈球到對方台麵上,最後進行對練,中間給學生示範拉弧圈慢動作,讓學生逐步掌握動作要領,從而提高練習效果。

2.步法教學方麵。第一,徒手進行多種球類步法的鍛煉學習。步法練習的關鍵就是強化對身體重心轉換的練習,熟練掌握單個步法的要領,並且在練習中將各種步法進行融會貫通。第二,將步法練習與揮拍動作進行有效結合。在進行揮拍動作練習時,需要重點把握的就是手法和步法的相互銜接,使兩者之間的配合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第三,根據教師發出的具體指令進行步法的練習。指令可分為口語指令和手勢指令,當教師發出指令後,學生應當根據具體的指令來進行步法練習,其要點就是讓學生根據口令節奏對步法的快慢進行調整,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準確判斷、迅速移動以及將步法與手法相互協調配合的能力。第四,在實戰練習中進行各種步法的鍛煉學習。在乒乓球教學中,培養學生步法能力的最主要途徑就是進行台上對打,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為學生設計專業、正規的對戰情境及模式,指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步法動作,這樣學生在快速移動、快速判斷以及步法到位等方麵的能力都能得到快速的提升。第五,進行腳步移動能力的練習。中小學生在打球時經常出現不會跑位的情況,究其原因,不僅僅是步法技術上存在著問題,還與學生腳步的靈活性和腳部肌肉力量水平有著極大的關聯,所以教師應當為學生設計一些專門提高腳步移動能力的練習。比如:用碎步、並步、滑步等做“十”字型快速移動練習,以此來鍛煉學生腳步的移動能力。

五、結語

對於中小學體育教育而言,學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增強學生的體質,幫助學生提高其健康水平,使其腦力和體能都能達標。與此同時,應當摒棄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采取最新的小球類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燃起學習的熱情,進一步促進學生乒乓球水平的快速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誌忠.對我國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17).

[2] 劉學軍.基層學校乒乓球課餘訓練現狀和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