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中小學體育課乒乓球教學實效的可行性對策
探索與爭鳴
作者:嶽阿雷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乒乓球運動對於提高中小學生的綜合體能素質有著積極的意義,然而,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多數中小學在乒乓球課程的設置與開展上仍舊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生乒乓球水平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鑒於此,本文對中小學乒乓球教學的開展進行了探討,以期能提高教學實效,強化中小學生體能素質。
關鍵詞 乒乓球教學 師資力量 實效探究
對乒乓球運動進行實訓研究,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小球類運動的競技規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育活動參與意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乒乓球是典型的小球類活動,長期參與乒乓球鍛煉,不但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堅毅的心理品質。可以說,提高乒乓球教學的實訓水平,是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舉措。
一、中小學體育課乒乓球教學的現狀
(一)師生過於重視文化課
很多中小學對課外鍛煉不夠重視,隻是一味的重視文化課教學,甚至有教師和學生認為上體育課耽誤了文化課程的學習,會導致成績下滑。殊不知,隻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當中,體育運動與文化課程並不是矛盾關係,而是相輔相成、共促進步的。
(二)乒乓球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普遍缺乏師資力量,很多學校都是一個或者幾個體育教師身兼多班的體育教學,導致課程內容無新意、課堂氣氛沉悶死板,同時,一個教師帶數個班級也會導致教師疲乏,工作質量下降,難以實現提高學生運動技巧和身體素質的目的。
二、增強中小學體育課乒乓球教學實效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觀念
據相關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正是學生長身體和學知識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觀念,對於學生體能素質的增強有著積極的意義。為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運動觀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運動的意識,這比學生成年之後再進行體育運動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研究表明,學生在成長階段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越少,其成年後就遭受的負麵影響就越多。這種負麵影響不僅表現在學生體質的下降,還表現在運動習慣惡劣等方麵。
(二)改善乒乓球硬件設施
教育部門應當聯合各學校加大基礎體育設施的投入力度,妥善規劃學校體育場地建設,增設各種用於鍛煉的體育器材和設施。當前,很多中小學校現有的體育教學設施局麵是“兩個乒乓球台、一副籃球架”,為此,學校應當盡力擺脫這種局麵,增設各種健身器材,使師生能夠放開手腳的參與鍛煉,在運動中學習知識,快樂成長,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三)加強乒乓球教學師資力量建設
當前我國正處於教育體製改革的關鍵時期,很多中小學校的教育格局正逐步進行調整。為適應這一轉變,各中小學要及時配備乒乓球教學人員,並強化教師培訓工作。具體步驟,首先是學校應當配備一些專業的乒乓球教師,使其擔負起學校的乒乓球教學工作。其次是對於現任的體育教師進行分批次地培訓,強化在職教育,幫助其與時俱進,使其掌握最新的、專業的體育知識,推動其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最終保障學校乒乓球教學工作的和諧、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