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高校遊泳教學現狀與技能培養(2 / 2)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遊泳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遊泳技能,更主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對遊泳技能的培養與學習,使學生得到更均衡全麵的發展。僅從遊泳運動來看,加強全身各部位的協調與合作,不僅能全麵增強學生的體質,還能磨練學生的意誌力與忍耐力。在遊泳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要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使用,大力提升教學課程的趣味性及觀賞性,營造一個友好互動的教學氛圍,在其中對學生技能進行培養。

四、高校遊泳教學的實施與技能培養策略

(一)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其“引導”作用,需要將自身的“講”、“教”與學生的“想”相結合,此處的“講”不是指教師簡單的將遊泳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技巧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帶有一定的目的與意識去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教學中得到答案;“教”則是指教師采用動作示範與錯誤動作的講解與辨析來傳授規範的遊泳技能給學生;“想”則是營造一個學生互動的良好氛圍,在其中開拓學生的思維,不僅讓學生很好的掌握遊泳技能,還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教的會,學生學得會,但是在新背景下,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必然被淘汰,在教學改革中創新的教學不僅是要求學生對遊泳技能的簡單掌握,還要求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發揮他們思維的創造性與想象力來勾勒出新的學習場景與方法。如此不僅使遊泳教學內容更豐富,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厚。

(二)優化考核評價,發展學生多元智能化

高校體育改革中一直呼籲對考核製度進行改革,在新時代背景下遊泳考核評價也應采取新的模式,使其多樣化全麵化。考核評價不僅隻是考核學生遊泳技能的嫻熟程度,而是要以學生這個主體為根本,考察學生在整個遊泳教學中表現出的態度、行為方式、參與程度、情感交流等,建立一個客觀、全麵的考核評價體係,以此鼓勵運動弱勢智能的學生,肯定他們的努力,調動他們的自信心,逐漸將他們的弱勢智能像優勢智能發展,最終讓學生全麵化、多元化智能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 周洪韜.談高校遊泳課的組織與教學[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

[2] 劉彭芝.創新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J].體育教學.2012.

[3] 李全秀.試論在遊泳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員遊泳技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4] 劉丹.普通高校遊泳課教學現狀淺析[J].科教創新.2013.

[5] 黃軍.現代高校遊泳教學的困境與開展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