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田徑教學麵臨的困境及解決策略研究
探索與爭鳴
作者:顏淑琴 王長華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田徑教學麵臨的困境,包括田徑教學有被其他運動項目取代的危險,田徑教學模式失去生命力,田徑教學的娛樂性不足,等,並提出了促進田徑教學有效發展的策略,從改革教學模式,創新項目內容,引導學生的健身意識等方麵對田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於促進田徑教學的發展,提升學生田徑學習的積極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 高校 田徑教學 困境 策略
田徑教學是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於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傳統田徑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落後,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學生學習訓練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我們要積極研究大學生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以有效提高大學田徑教學的效果。
一、高校田徑教學麵臨的困境
(一)田徑教學麵臨著被其他運動項目所取代的危險
在大學田徑教學中,很多體育教師不重視田徑項目教學,他們認為,田徑教學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如果學生本身對田徑感興趣,自己可以參加練習。田徑教學的技能學生在初高中都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在大學階段,如果還引導學生進行技能學習,必然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導致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在田徑教學中,會用其他項目替代田徑練習項目,忽視對田徑項目的教學。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不重視田徑教學的問題,已經成為製約田徑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問題。
(二)傳統田徑教學模式失去生命力
在普通高校田徑教學中,依然是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師隻重視教學技術的傳授,重視教學理論的宣講,而不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不重視學生健康學習意識的培養。同時,在教學中采用統一標準,在跑、跳、投的技術教學中,過分重視動作的完整性和係統性,而不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不考慮學生身體素養的個性差別,因此,導致很多學生難以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對田徑學習產生逆反心理,這也嚴重製約學生田徑練習的積極性,影響到田徑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田徑教學缺乏趣味性和娛樂性
在田徑課堂上,永遠都是教師在不停地進行理論內容的講解,講著永遠不變的教學內容,理論講解之後,教師進行動作示範,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教師的一份教案可以使用多年,而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教師永遠都是板著臉做動作,語言行為缺乏生動性、趣味性,課堂教學內容古板、老套,教學方式缺乏創新,使田徑教學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這對於現代的大學生而言,是最不能忍受的。他們覺得田徑學習是古板的,是缺乏生機的,缺乏趣味性的,對田徑學習很反感,田徑教學缺乏趣味性和娛樂性是製約學生學習積極性發展的主要因素。
二、解決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策略分析
(一)突出健身娛樂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