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也是一件考驗人的事。剛到法國的時候,因為馬上就要開學了,小鹿林子在距離學校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找了一個廢舊倉庫作為棲身之處。房子破舊,是一個二層的閣樓,外麵治安很亂,屋子裏沒有床,地上隻鋪了一個厚墊子。小鹿林子在那裏住了一個月,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中。那段日子,每天下課她就滿街找房子……
熬過種種磨難,小鹿林子終於在這個藝術的國度裏、在課堂上、在舞台上、在編舞理論知識中,如魚得水。2007年,小鹿林子憑借《飄》,獲得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歐洲區中國民間舞表演一等獎;同年又以《火因煙》榮獲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歐洲區現代舞原創、表演一等獎;2008年,她的《掙脫》在法國夏季現代舞比賽中同時得到表演、創作兩項金獎……目前,小鹿林子是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文化人類學博士研究生,用三年的寂靜苦讀,探尋舞蹈與文化、舞蹈與人類之間的深厚淵源和文化流傳。此前的留學經曆讓她走進國際化的懷抱,而今再回首,中國悠久蒼涼的傳統文化又深深撞擊著她的心靈,中國傳統的古樸的舞蹈藝術猛然激起她極大的研究興趣。過去兩年,她將目光投注“唐樂舞”的研究,她正在承擔的升級課題就是關於“唐樂舞”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曆史與現實,台前與幕後,正在小鹿林子的藝術追求之路上交織融合。
努力釋放跨越文化與國界的力量
留法期間,小鹿林子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做兼職,學習之餘,開始接觸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也因此,她先後參加了中國文化部在法國組織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殘疾人文化節,代表法國留學生赴廣州參加國際留學生交流大會等多項中外文化交流活動,藝術跨越文化、國界的力量,讓小鹿林子興奮、欣慰、幸福、癡迷。
“我要為跨文化交流作出自己的貢獻”,小鹿林子默默地為自己的未來設立了一個目標,並努力向前邁步。
很多人初見小鹿林子,都驚訝這個年輕時尚的女孩子竟會對文化交流、弘揚主旋律有如此興趣和認識,其實這個漂亮且時尚的女孩子正是在這樣的紅色教育中成長起來的。沒有作秀,一切皆是內心所想。
“姥爺是老革命,我是聽革命故事長大的。”小鹿林子在法國留學期間,隻要回國,姥爺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黨費及時交了沒有?
這種教育直接影響了她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學期間,正趕上“非典”,她從電視上看到醫護人員忘我地救護感染者,感動不已。“我能為她們做些什麼?”她自問,看到大家也有這樣的願望,作為學生幹部的小鹿林子主動跟老師要求組織同學到醫院慰問演出,還給他們帶去了鮮花。在校內,她又跟老師請求,拍一部舞劇提高同學們的士氣,老師也同意了,可是老師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80後”的女孩子要排《紅色娘子軍》。舞劇那麼多,為什麼是這一部?小鹿林子說,這個能鼓勵大家,提高士氣。
很多時候,小鹿林子不像她的那個年齡。這是成長經曆所賦予的,也是她自己內心裏的感悟和追求。也正是這些因素,小鹿林子總是為自己所生長的國度和民族而驕傲,留學歸來,在海外的種種見聞更讓她深切感受到一種赤子之心。也因此,她給自己立下了規矩:不論參加什麼樣的活動,一定要正麵、積極、向上。這種思想甚至影響到了她的藝術觀。也因此,才有2008年組織奧運長虹全法傳遞簽名活動,號召留學生為北京奧運助威的小鹿林子;2008南方雨雪冰凍災害之後、5·12大地震之後號召在法留學生捐款救災的小鹿林子;帶著留法中國學生,重溫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在法國的紅色足跡的小鹿林子……
而今,小鹿林子正忙於建黨90周年的一些重要活動。因為簽了保密協議,她不肯透露具體內容,但是從她的眼神中可以讀出這些活動的意義和分量。她說自己不會離開舞台,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身為舞人卻不僅作為一個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