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鹿林子 從藝術到人生(1 / 2)

關注

作者:華南 王熙鵬

這是一個年輕女孩走過的路,卻執著得像是用了一生的時間。不過,她的確想要用一生的時間去追求和解讀——解讀藝術,追求人生。

她叫小鹿林子,總是被誤認為是藝名的名字,其實是真名,源於當年在中國風靡一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排球女將》,她的母親特別喜歡裏麵的女主人公小鹿純子。不同的是,小鹿林子鍾情於舞蹈;相同的是,她們都能拚敢闖,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怒放的藝術生命

小鹿林子出生於蘭州軍區,長在西安,西部的大氣粗獷與古城的厚重積澱,在懵懂間就賦予了小鹿林子對藝術的敏感與獨特的理解力。跟很多有音樂細胞的孩子一樣,還不到四歲的時候,她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在街上聽到商店裏放的歌就不肯走……母親決定送她去學舞蹈。

走進少年宮的小鹿林子,從此再也沒有走出過音樂與舞的天地。

練功很苦,但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哪怕把小嘴唇咬得一道道白印,她也不肯叫苦,甚至連眼淚都繃著不讓流下來。“當時最初的想法就是讓母親高興,然後才是自己本身的喜愛。”而今說起這樣的故事,小鹿林子的眼睛裏依舊閃爍著堅強的光芒。母親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她深知她的不易。

小鹿林子對藝術最初的感情就來源於此。然而這樸素的情感似乎更貼近藝術的實質。她學芭蕾舞,學現代舞,小小年紀便很有表現力。不到十歲,小鹿林子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金獎。當她領完獎,有點驕傲地走下舞台,母親迎麵走來,送給她一束花,還跟她鄭重其事地握握手。之後的那句話,小鹿林子一直銘記至今:“祝賀你。忘記它。”這句話,之後每次她得獎,母親都會重複一次。永遠從零開始的心態,讓小鹿林子走過了光芒四射的小學之後,以第一名的身份走進了省藝術學校舞蹈專業;在藝校裏,她永遠是最耀眼奪目的一個,群舞時她領舞,學校還為她專門排練了獨舞……而她,也永遠是最謙虛努力用心練功的那個學生。

中專畢業時,小鹿林子決定考大學。專業課沒有任何問題,攔路虎是文化課。“專業學校裏的學生參加高考難度非常大”,在補習學校裏,小鹿林子度過了她迄今為止頭懸梁、錐刺股的日子。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她都自己複習功課到淩晨兩三點,偌大的教室裏隻有單薄的她伏案苦讀。連校長都驚歎“從來沒有見過學藝術的小女孩兒這麼用功學習!”不過她從未覺得自己孤單,因為內心裏有強大的信念支撐著她:“必須要為自己爭取更大的舞台。”

最終,她如願了,走進西安音樂學院舞蹈係。

藝術對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對藝術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付出更加酣暢淋漓。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小鹿林子被學校選中參加全國大學生舞蹈大賽,她跳獨舞《紅色戀人》。後來節目得了金獎,喜報貼在校園裏最醒目的宣傳欄裏,在陽光下很耀眼,很多同學圍觀。小鹿林子從人群外麵走過,大家甚至沒有注意她,正如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金獎裏飽含了多少淚水和汗水。排練的日子,小鹿林子每天早上六點多就拎著舞鞋走出宿舍,直奔練功房,對著鏡子一遍一遍地練習,練習。練功房晚上十點多就關門了,她練不夠,於是想了個辦法,在更衣間裏放了一個大紙箱子,等到值班老師來巡視的時候,就躲到大箱子裏,老師走了,她再偷偷鑽出來,回到練功房裏借著燭光繼續用功。有時實在太晚了,就幹脆睡在練功房裏……內心裏生發出來的對舞蹈的感情,點燃了小鹿林子的心靈。

煙花般的人生不值得留戀

憑著驕人的成績,小鹿林子走過中學、大學,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大學畢業之後,她默默地選擇了考試出國,去法國攻讀編舞專業。

“我不想要煙花般的人生。”小鹿林子喜歡放焰火,每到新年都要跟朋友一起放焰火,然而每次煙花熄滅後留下的長久黑暗都讓她無比失落。很多舞蹈演員的人生也是如此,瞬間繁華。“我想要什麼?”無數次問過自己之後,小鹿林子決定轉身走進幕後,將自己舞台上的綻放變成幕後長久的釋放。

這是艱難的轉身。“我至今看到舞台上的舞者都覺得心裏像用刀子剜一樣難受。”小鹿林子一樣留戀舞台,但是有得必有舍,人不能太貪心。這個道理母親早就對她說過,她也懂得。曾經為了考大學她放棄了中心的畢業演出,為了準備出國她又必須放棄大學的畢業演出……數次眼前的絢爛都被她輕輕放下。

離開是為了更長久地留下。小鹿林子拉著箱子獨自走向法國。在波爾多大學,她用了一年時間完成現代舞編導、表演專業的碩士課程,隨後進入巴黎國立高等舞蹈學院攻讀舞蹈編導碩士研究生,這個專業每年在全球隻招五名碩士研究生,小鹿林子是這裏第一個中國學生。困難是可想而知又難以想象的。首先是語言關,她能聽懂簡單的生活對話,卻對課堂上大段抽象的講解無能為力,幸好,她做了充足的準備。早在國內讀大學的時候,小鹿林子就每個學期從CCTV音樂舞蹈大賽中選一兩個獨舞或雙人舞,對著錄像自學,鍛煉理解能力和動作記憶能力。這兩項艱苦的訓練在她初到法國,語言尚未完全過關時派上了大用場,老師驚訝於她驚人的記憶力、深刻的理解力和到位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