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岩鬆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3 / 3)

白岩鬆總是時刻準備著,1999年,他剛換上球衣奔向球場,足球都沒有踢到,呼機響了,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他以比球場上還快的速度跑向單位;2008年,他剛剛結束在日本20多天的行程,準備第二天早上飛雲南放鬆一下,在機場的時候,汶川地震,他立馬改道,直抵汶川……這樣的情景究竟有多少,他早就無從記起,隻記得有朋友開玩笑說,“看見你這張臉繃著,感覺就要出事!”

“這麼多年,很多時候我感覺是在‘疲於奔命’,所以對於那些不喜歡四平八穩生活的人,新聞是最好的歸宿,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已經能用更平靜的心去麵對每一種變化,同時也留了更多時間麵對自己,心靜了,外麵的亂就不是問題。”白岩鬆說,“新聞裏安放著理想。就像我做《新聞1+1》,每天都在繼續,每天感到自己推動著這個時代進步一點點,回家的路上就很踏實。這十幾年所有的重大的新聞直播都是我做的,總在風口浪尖,裏麵所有的阻礙、壓力、麻煩,無法說給外人聽。17年了,走了這麼久,就是靠努力去尋找一點點卑微的成就感。”

對話白岩鬆——活著是最重要的職業

《中華兒女》:什麼時候加入青聯的?這麼看待這個大家庭?

白岩鬆:記不住什麼時候了,太久了。青聯首先是人,有那麼多熟悉的人,形成一個團隊。去年的時候我也說過。我說青聯應該成為所有年輕人的俱樂部,不能成為榮譽俱樂部。青聯首先具有某種特質,把大家聚在一起不是為了給他們的榮譽再加上一個徽章。如果青聯不能做到這樣,那就不是一個好的青聯。所以青聯在我心裏就是聚合了所有的中國青年幫助大家,有助於社會進步。

《中華兒女》:生活中和電視上,你區別大嗎?你是一個好爸爸嗎?

白岩鬆:差不多。做新聞時就是那樣的表達,在生活中不能總談啊!如果你要不想著比賽,或許一滿杯水一滴都不會撒,如果你要是—直想著你是在比賽。那這杯水你準撒。天天想著,做不好,沒想才有可能。在孩子麵前,該嚴肅就嚴肅,最重要的是平等。

《中華兒女》:2010年,因為《幸福了嗎?》這本書,你說得最多的應該是幸福。很多人說你是在促銷、掙錢,有什麼想說的?

白岩鬆:說實話,有為這本書促銷所搭進去的時間和精力,我掙比這多多少倍的錢都可以,但書不一樣,中國人骨子裏還是會對自己出一本書比較在意。再說,自認為寫的是—本好書,就讓它暢銷,暢銷意味著更多的人讀到,更多的人讀了就有改變或者推動的可能,如果一百個讀者中有十個人開始思考“幸福在哪裏”,腳步放慢一點,這是我最大的期待。

《中華兒女》:這個年紀的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白岩鬆:活著,更簡單、更健康地活著,你到了這個歲數就會明白了。年輕人會覺得這太簡單了,但最簡單的才對。活著是最重要的職業。我26歲那年的冬天,訪問了很多老人,譬如季羨林、啟功、丁聰……對我這個年輕人的問題,老人的回答總是特別簡單,但隔了很久看,還是特別感動。活到最後,你發現最大的真理全是最簡單的。季老談到他的學術選擇的時候,說這就是社會分工。還是我常用的一個詞兒,“在劫難逃”,對我們這代人,或者我自己,隻能這樣,每個人有每個人覺得開心的方式,這是宿命,找到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