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櫻回到基隆,他動員所有政治資源,花了5000兩銀子,拿到巡撫雷州、廉州、瓊州三府的差遣。
該撫臣下轄駐瓊山分巡瓊州府(海南道),駐廉州分巡雷廉(海北道),均兼整飭兵備事的兩個兵備道。
與守序和曾櫻計劃中相比,少了一個高州府。高州府的軍隊隸屬於駐肇慶的高肇兵備道管轄,肇慶又是兩廣總督丁魁楚的駐地,可能是朝廷考慮這一點,沒有把高州劃給曾櫻。對曾櫻和守序來說,沒拿到高州府略有遺憾,不過不是很關鍵。
粵西是西洋航線上重要一環,金城在其中做了很多工作,與當地勢力也多有合作。
粵西現有的軍事力量,主要是沿海幾個大水寨的營兵。
雷廉瓊三府原本應有雷州白鴿門水寨、瓊州白沙水寨、雷州烏兔水寨。
其中白鴿門水寨負責雷州半島東部廣州澳(現湛江廣州灣)、硇洲島防務,巡航海麵東至高州府吳川所赤水港,與北津水寨交接。
白沙水寨負責海南島防務,巡航瓊州府周邊沿海。
烏兔水寨負責雷州半島西部防務,巡航範圍自徐聞縣海安所起至欽州龍門島。
整個廣東海防,共有十大水寨連界巡洋會哨,自東向西分由潮州、惠州、廣州、高州、雷州、瓊州6府海防同知分片負責。6位海防同知之上是駐廣州府某地(不定)廣東按察副使分巡海道兼兵備事、駐潮州廣東按察僉事分巡潮惠兼兵備,雷廉、瓊州4個兵備道。
除去海路,在內地兩廣總督轄下還有高肇、南雄、羅定、韶南4個兵備,未必常設。
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管轄整個珠江口兼澳門的廣東巡海道。全天下最要害的道台之一,僅次於總督布政使按察使的廣東省第四號實權人物。
粵西軍隊體係,三水寨各有一名欽依把總負責具體指揮,其上是雷瓊參將。三水寨各有大小兵船四五十艘,軍兵數百。
以上僅是承平年間的理論情況。朝廷經費緊缺,粵西作為對大戰影響不那麼大的邊緣之地,自然不會被重視,得不到財政上的傾斜。
以往營兵水師戰船多是雇傭的堅固民船和民間水手,沒錢自然慢慢就荒廢了,戰船會爛成廢木頭,軍兵會逃亡。時間一長,烏兔水寨幹脆從紙麵撤編,巡航海域交由白鴿門水寨負責。隻是到了此時,白鴿門水寨與白沙水寨也僅僅是名義尚存。
曾櫻暫時是個光杆巡撫。衛所軍作為潛在兵源,廣東省軍戶逃亡情況好於全國,但那需要時間和金錢整備動員。
粵西的製海權實際控製在疍民組織的半官半匪的海盜手中,官府叫他們“珠賊”。
廉州府和雷州府的疍民依賴打漁采珠為生,明朝官府曾經對采珠的疍民剝削甚重,激起普遍的反抗,不過早年朝廷尚有力量,能維持大體上的秩序。
直到萬曆年間,疍民李茂引大海盜林鳳進入粵西,徹底打垮了粵西的防禦力量。明朝無力恢複,隻得招安李茂為水師把總,任由其控製珠池與往來商路。其後李茂雖被鎮壓,但粵西也回不到以前的情況了。
珠池等財源依然由疍民海盜組織控製。疍民成為半官方的組織,朝廷稱之為粵黨。任何上任的雷瓊參將都要去疍民粵黨那裏拜碼頭,大家一起分錢,談不妥就要出大亂子。
粵西主要麵臨的外來威脅是倭寇、安南(鄭主)海盜與林鳳、李魁奇、劉香等本土海盜。疍民在作亂時經常會引入這些外來力量。倭寇和李劉現在都煙消雲散,唯一比較大的威脅是安南海盜。
隻要不壓迫疍民過甚,疍民組織不僅不會作亂,反而是與官府一起抵抗外來勢力入侵的盟友。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朝廷後來就幹脆默認了疍民在海上的權力,允許他們控製珠池,收取商船一定的保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