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甲申卷完(2 / 3)

廣東海麵上,現在最強的疍民是番禺疍民周珍、周玉兩兄弟和李嚐榮三人,他們主要活躍在珠江口。粵西本地的疍民尚比較安份,隻要曾櫻不動珍珠,不會惹出麻煩。

“我需要兵,光有我弟弟那三百江西兵不夠,”曾櫻道,“我聽說你你收容了一些黃蜚餘部,能把他們交給我嗎?”

在崇明守序陸續收容了800多從得勝港突圍而出黃蜚、吳誌葵的殘部,其中多數都隨他來了台灣。吳誌葵的部下多上海人,被安排去了台中,與上海的百姓一起屯駐。

黃蜚的登州水師殘部尚有400人,台灣放太多明軍也不合適,可能會惹出麻煩。曾櫻作為前任登萊巡撫,他們的老長官,使用起來更方便一些。

“可以,”守序索性再大方一點,“老先生,我再送你6艘船。”

隨著曾櫻到來,守序在台灣的工作接近尾聲。北風期即將結束,他得返航了。

為了盡快安置移民,台北拆掉100多艘性能不佳的船隻,用船木建造房屋,騰出船材整備其他船隻。

不計花蓮,基隆、淡水有300多艘船,其中90艘是守序在浙東雇傭來的船隻。溫州總兵賀君堯,定海總兵下屬軍將戎大帥的戰船及一些民船,他們在完成整備後就會回家。

休整後,台北有260艘船處於可以使用的狀態。福建浙江的秩序現在不比以往,小規模移民的機會很多,守序給台灣留下70艘中小型戎克船,其餘200艘編組成龐大的返航船隊。

梅登在台灣選出3000名單身女性,1萬名移民,以及高傑部官兵連家屬近萬人登船。台灣難以安置邢夫人的部隊。因為高傑餘部在揚州、江南各地所犯下的屠殺罪行,邢夫人也不願再回大陸了。守序與邢夫人商議後,將他們全軍安置在後江府。

後江府現在真正割讓的地區隻有金甌角,其他是向真臘租借的地盤。不多的那點租金並不是交給真臘,而是直接給了暹羅。

後江府西北,湄公河上遊的龍江城還在真臘境內,經曆過上次聯軍的摧殘,這裏一直沒有回複元氣。後江府的各路豪強們也經常越界捕奴,真臘王廷根本不管水真臘地區土著居民的疾苦。

在後江府東北,金城與廣南默認沿前江最南方的支流古氈河為界。河流本身是廣南的巡航範圍,金城並未涉足。

在古氈河與西貢河之間,向西北直到同塔、隆安地區,東南直到海口,便是臣服於廣南的水真臘國。古氈河與後江之間是一片120公裏長,20多公裏寬,近2500平方公裏的大江洲。這片江洲現在處於蠻荒的原始狀態,是鱷魚、蟒蛇出沒的巢穴。金城和廣南都顧不上開拓這塊地盤。

守序在地圖上給邢夫人劃出江洲,抬起頭,“一府之地,我把這裏稱為永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種植水稻產量很高。”

邢夫人的眼睛中閃爍著精光,“世襲罔替?”

這是真正的分封,大多數明朝軍將畢生的追求不過如是。

“世襲罔替,夫人可以將永隆府的土地自行分封屬下的軍將,”守序許下承諾,“分封文件以後給我,得在我們元老院紋章委員會過一道手續才會得到正式認可。”

“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邢夫人有些擔心。

“不會的,請放心。”

對金城來說,這並沒有什麼損失。永隆府位於後江與廣南之間,蠻荒之地從開拓到收獲要付出很高的人力成本,其次,金城畢竟要考慮到與廣南的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