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鳴關於清溪鎮的生態旅遊開發設想和計劃,托的是柳川地區柳川市電視台的記者,自己的女友,蘇眉的同學水蘭青,帶回柳川市的,轉交給洪源,請老首長過目,幫的把把關的。
收到材料的洪源起初還有些不解,劉一鳴什麼時候認識的水蘭青呢?
這可不是一般的小記者哦,水蘭青的父親,和洪源同朝為官,柳川地區柳川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水朝陽來的,豈是等閑之人。
聽了水蘭青的講述,洪源才明白,原來劉一鳴那小子和人家水蘭青的閨蜜,安和縣公安局的蘇姑娘好上了...嘿,有意思,這被貶謫流放了,還交了桃花運呢,啊,真應了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的古話哦,哈哈,挺好挺好。
“是啊,我們的顧慮太多,腦子裏塞了太多的條條框框,束縛了手腳,不敢放開思想,怕犯錯,怕擔責...”洪源聽出了溫建國的話中之意。
可不是嗎,沿襲下來的陳規舊俗,那些官場積澱的慣性力量,早就把官場上的人牢牢封鎖著,思維被封閉囚禁了起來,哪裏還有什麼自由的思想和獨特的見解,人人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說的好聽點,是繼承傳統,實則墨守成規,畫地為牢。
“正是如此,問題多多,積弊不少...老洪啊,這也是上麵為什麼再三的強調要解放思想,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可惜啊,我們做的遠遠不夠...和這個劉一鳴,啊,基層的年輕幹部相比,我們落後了...”溫建國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焦慮和感慨,官場世風如此,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尋找突破口,要找到合適的契機,難啊。
“溫書記說的真是深刻,我深有同感...不過,這年輕的幹部,有想法有思路是好事,也還是要放到實踐中去磨礪去檢驗才行,要沉到基層,真正的去思考怎麼把政策落實執行到位...”洪源的話裏帶著些偏袒的意思了,不過說的很含蓄。
溫建國笑了,“說的好啊,老洪,實踐才是關鍵所在,年輕幹部是需要磨礪的,但也需要愛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說的沒錯哦。”
洪源的護犢之意,溫建國豈能不明,他一聽就了然,不過,這樣的偏袒和關懷,溫建國不反感,年輕的幹部,就是要扶上馬送一程,組織上就是要多愛護,尤其是像劉一鳴這樣有想法有開創性眼界的年輕幹部,更值得多關心。
“溫書記啊,那份材料我仔細琢磨了,我看呐,有些想法是不是過於超前了?”快到電梯口了,洪源放緩了腳步,稍稍帶著些躊躇。
“怕什麼?上麵不是再三的鼓勵我們,啊,摸著石頭過河,膽子要大些,步子放開些...改革嘛,總要有先行者...不去試,哪有實踐的結果?...老洪啊,這事吧,很有必要上會議議...”溫建國倒是比洪源毅然果決的多,一番話,頓時就讓洪源的心裏吃了定心丸。
有大佬發話,困難總要少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