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安和縣兩個小時車程的平江省柳川市市委大院。
辦公樓的走廊上,兩個中年男人,正邊走邊聊,後麵拖後幾步,跟著幾位隨員和秘書。
“老洪啊,你給我看的那份材料...很有思路啊,真沒想到,基層的年輕幹部能有這樣的見地,很好哇...提法很有參考性嘛,青山綠水,生態旅遊,我看呐...很有現實意義...可以上會議議嘛...”穿著黑色呢子外套,邊走邊說的這位,便是柳川市市委書記溫建國,柳川地區真正的一哥,大佬級人物。
和溫建國走在一起的不是別個,安和縣前縣委書記,劉一鳴的老首長,現任柳川地區柳川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洪源。
柳川地區核心權力圈子中的一員。
“溫書記說的好啊,我也是這樣看的,這幾天呐,我是反反複複的琢磨了好幾遍...覺得這份材料真有價值,才送到你那去的...聽溫書記這麼一說,我這心裏也就踏實了...”洪源的鬢角有些灰白,比起溫建國來,氣勢上略遜色了些。
“是有顧慮吧?老洪啊...哦,對了,那個材料的始作俑者,叫,劉...?”溫建國爽朗的一笑,帶著些打趣的輕鬆口吻問著洪源。
“劉一鳴...”洪源馬上回應著,溫建國說的話,倒也和他內心的想法差不離,顧慮嘛,確實有。
劉一鳴是誰?他的老部下啊,前安和縣縣委大院的一號紅人,首長大秘來的,按官場的慣例,洪源上調到地區柳川,心腹大秘肯定會緊緊跟隨的,跟著洪源升遷調任那是順理成章,所有人都默認的結果。
隻是,陰差陽錯的,洪源到柳川大半年後,上麵幹部人事政策更迭,正處新老交替的敏感時刻,市委的領導班子大調動,這事便暫時擱置了下來。
等劉一鳴被一紙調令貶謫到安和縣下麵最偏僻的鄉鎮清溪鎮上去之後,洪源為此也氣惱了好幾天,這柯玉山硬是睚眥必報啊,秋後算賬終究還是發生了。
當時安和縣的縣委書記洪源和縣長柯玉山兩人為一些施政方針,意見不統一,柯玉山獨斷專行,安和大院的縣委領導班子不和,矛盾重重。
是調洪源還是調柯玉山,彼時柳川地區柳川市委常委會上,爭論很激烈,聽說省裏都有人打招呼,偏向於上調柯玉山的。
不過,柳川市委書記溫建國最後拍板,圈定的卻是洪源,組織結論出來後,很多人不明就裏,大跌眼鏡,柯玉山在柳川地區柳川市委裏有人脈,在省裏有靠山,怎麼就落選了呢?
個中緣由,許多人都想打探,又沒人敢去問,市委書記哦,誰敢當麵和溫建國說,你為什麼選擇洪源,不要柯玉山的...笑話,誰敢?大佬決斷的事,誰這麼蠢去找抽?
和柯玉山的糾葛總算暫告一段落了,卻把劉一鳴給坑了...你說這事...洪源為此也覺得難為了劉一鳴,官場仕途,誰不指望一帆風順,權路青雲呢?
不過,依著洪源的本意,他倒是覺得,劉一鳴留在地方,留在基層,積累一些實踐的經驗,比坐在辦公室更有前途些,對他的仕途履曆將大有裨益。
“劉一鳴?...嗯...小夥子不錯啊...年輕人有這樣的眼界和氣魄,很難得...老洪啊,我們的思想該換換了,啊...這裏麵裝了太多的東西,不合時宜哦...”溫建國重複了一遍洪源告訴他的名字,劉一鳴算是被他記住了,邊說,溫建國邊用手指著腦袋,對洪源比劃著,語氣裏似乎有些感慨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