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的誘惑(1 / 3)

從小生長在滇西山區,對菌子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菌子的誘惑,在小的時候是多方麵的。邀約一兩個玩伴,漫山遍野的地跑,邊玩邊找菌子,一不小心還能在樹上或草叢中發現一窩鳥蛋,或者在石頭上看到一窩草蜂。找菌子本身對孩子們的誘惑當然也是很大的,鬆樹底下有一撮鬆毛被頂起來了,下麵隱隱有點白,拿開鬆毛,一朵傘麵翠綠、身段潔白的青頭菌便展現在麵前;雜草叢中有一片黃,扒開草叢,也許雞油一般黃嫩的雞油菌就會一朵接一朵地進入你的竹籮;在一片開闊的草坪上,淡黃色的銅綠菌可能讓你滿載而歸。菌子的奇形怪狀和五顏六色對孩子們也是一種致命誘惑,傘狀、耳朵狀、掃帚狀、花狀、雞*狀五花八門,紅、黃、白、綠、藍光怪陸離。拿回家來,肚子餓了,也許菌子美味的誘惑才開始向孩子們襲來。在“五·七”幹校生活的那幾年,大人們整天忙於勞動和批鬥,幹校的孩子們很小都會做飯,因此我七八歲便會烹製菌子,或炒或煮,總是讓一家人吃得很高興。長大了,菌子於我似乎更多的隻是舌尖上的誘惑,每一年都要想著法子多吃幾頓菌子。

吃菌子可謂雲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城裏人鄉下人、漢族少數民族都愛吃菌子,但喜好不同,吃法有差異。談談我所知道的情況:昆明人的最愛是幹巴菌。論長相,幹巴菌應該是最醜的菌子,像腐朽的木塊,型不好,色也不好,但它的味好,擺在屋裏,滿屋子都是怪怪的香味,炒出來又香又有嚼頭。保山人愛吃粉見手,這種菌子別處叫白楤,幹粗壯,朵肥厚,人手一碰便會生出靛青色來。炒吃,沒有什麼特殊的味道,但有極好的口感。麗江、劍川一帶愛吃鬆茸則是傳統,鬆茸的長相有點傳奇,味道則有點中藥的味,這個味令很多人不快,但日本人說鬆茸是廣島、長崎*爆炸後那片土地上最先長出的植物,因此日本人把鬆茸的價抬高了,於是在許多地方被稱為山雞的鬆茸又成了人們追求的美食。鬆茸煮吃、炒吃、生吃皆宜。在怒江,人們似乎更喜歡青頭菌和奶漿菌,孩子們在山上找到這兩種菌子可以擦擦上麵的泥土便放入嘴中。還有一些菌子是人見人愛的,比如雞,雲南各地都把它奉為菌子中的上品,炒菜、做湯,那味,確實有雞湯的感覺。但人們最愛把雞做成油雞,一年四季都用來佐餐。雞在高海拔地區是不生長的,原始森林裏也難覓它的蹤影,雞主要生長在雲南的壩子和緩坡上。再比如香菇,它和雞恰恰相反,百分之百生長在原始森林裏倒塌、腐爛的栗木上,味極香,質地鮮嫩,乃山珍也。菌子可稱得上是有百態、百味的美食,是大自然賜給人們的一份特殊禮物。

菌子山,南華最為醒目的標誌。

一年一度的南華菌子節,吸引八方賓客前來品嚐香飄四方的南華菌子。

菌王選拔賽頒獎現場。

南華的菌子很出名。雲南各地都有菌子,都有自己的喜好,說南華的菌子好,其實心裏都不服氣。過去經常路過南華,看到路邊山頭上那幾朵巨大的菌子雕塑,總覺得怪怪的。聽說我要來南華工作,有朋友打趣說,以後把山上的那幾朵菌子弄來給我們吃吃。來到南華後,我逐漸認識到,這名也不是完全靠吹出來的。“野生菌王國”,這是南華縣委政府多年來一直打造的一塊品牌。品牌需要宣傳、需要包裝,甚至需要炒作,於是有了每年一次的南華菌子節,有了讓所有人驚愕的巨型菌子雕塑,還有那民居上奇形怪狀的菌子壁畫。於是讓人們記住了這裏是產菌子的雲南最為出名的野生菌王國。於是四麵八方的人們就到這裏交易菌子、加工菌子、品嚐菌子。於是這裏就成為遠近聞名的野生菌集散地。這就是品牌效應,“野生菌王國”給當地百姓帶來的是實惠。南華官方是這樣介紹“野生菌王國”的:南華縣國土麵積2343平方公裏,山區麵積占縣國土總麵積的96%,林地麵積245.5萬畝,占縣國土總麵積的72.5%,森林覆蓋率達64%。複雜的地形地貌、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的森林資源、多樣的林種和土壤結構,孕育了豐富的野生菌資源。南華已知有野生食用菌2綱9目26科290多種,占全國野生食用菌種類930多種的31.2%,占全省670多種的43.3%,資源年蘊藏儲量1萬多噸。經濟價值較高的世界四大名菌鬆茸、塊菌、牛肝菌、雞油菌均有分布。全縣有野生菌交易市場3個,有野生菌加工企業14戶。2012年,全縣野生菌交易量達5770噸,交易額3.27億元。先後被第五屆菌根食用菌大會、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烹飪協會分別授予“野生菌王國”“中國野生菌之鄉”“中國野生菌美食縣”榮譽稱號。目前,南華縣正以建成“全國最大的野生菌加工基地、最大的野生菌交易集散地和最大的野生菌旅遊文化中心”為目標,抓緊雕塑“野生菌王國”的完美形象。可以看出,南華縣委政府立足南華豐富的野生菌資源這一基礎,構建一個高品位的“野生菌王國”。在南華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對“野生菌王國”有了一些真切的感受。首先,這裏的菌子品種很多,雞、鬆茸、鬆露、幹巴、牛肝、香菇、青頭、虎掌應有盡有。其次,這裏的菌子量很大,山區、林地以鬆林為主,到處都出菌子,到處都有人在交易菌子。再次,這裏的菌子品質好,比如鬆茸,個頭比別處的小,但口感卻略勝一籌。第四,這裏有政府的大力助推,菌子的名氣和地位很大很高,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老百姓得利。第五,政府注重引進和扶持野生菌加工銷售企業,使南華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野生菌集散地。第六,在發展野生菌產業中有很多創舉,比如有組織地宣傳普及野生菌相關知識、封山育菌、承包山林采菌等。資源優勢加政策策略,使“野生菌王國”呈現繁榮景象。2012年,《人民日報》曾在頭版頭條刊載南華縣發展野生菌產業的文章,南華人民受到了很大鼓舞。